第135章 西门节度使驰援东京......
金国叛将张*, 前脚刚到盐场港口,后脚东京朝廷的问责就到了沧州!
“……宋金互为友邦,招纳金国叛将, 是为破坏两国邦交!令速速斩杀张*,献上首级, 以消邦国盛怒!”
西门卿表示拒绝:“……张*为遭劫掠燕京之百姓而愤慨, 爱民之心大公无私, 虽行事武断, 然其行不差,恕臣西门某不能从命!”
然后,意思大差不差、但措辞越来越严厉的圣旨,连发十二道!道道申斥西门节度使, 收留张*是不友不义之举, 严厉命令交出张*头颅, 以消金国怒火。
你们赵家人, 是对十二这个数字情有独钟吗?
连发十二道金牌, 连发十二道圣旨。
呵。
西门卿:说不能从命,就是不能从命!
赵佶:再不从命,金国爸爸就要出兵攻打了!
西门卿:不会吧不会吧!你们不会眼瞎心盲, 看不出这张*就是一个攻宋的口实、借口吧?
历史上, 你们倒是把张*头颅奉上了,结果金兵不还是大举攻宋了!
赵佶:休要啰嗦, 再不听命交出张*头颅, 朝廷就要打你盐军了!
西门卿:来啊来啊!
几番言语交锋下来,大宋与盐军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张, 最终赵佶下令:
河间府出兵沧州!讨缴盐军!
西门卿那没在怕的, 当即集结盐军, 陈兵沧州与河间府边境!
双方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河间府地方军队‘敢战士’千户的岳飞:……
个鸟皇帝!干得鸟事!
鲁智深:岳鹏举,你学我?
……
完颜晟的计谋得逞了。
在金国的不断施压之下,宋廷果然向盐军问责,连发十二道圣旨索要张*头颅,西门卿不允。
双方矛盾升级,最终陈兵对阵。
盐军虽还未举反旗,但西门卿再也做不成大宋忠臣了。
宋廷逼反了盐军。
在此大宋内乱之时,金国宣称:“大宋招纳金国叛将,金国屡次严正抗议交涉无效,大宋无义在先,金兵誓要血洗此辱!”
接着金兵兵分两路,东路由斡离不率领,由平州进攻燕山。西路由粘罕率领,由云中山进攻太原。
金兵西路大军在太原遭到大宋军民的顽强抵抗,被牵制在太原城不得前进。
而金兵东路大军,在进攻燕京时,守将郭药师直接投降,并且还充当向导,给金兵大行方便。
沿路其他州郡又毫无防备,金兵竟直接长驱直入!飞速往浚州的黄河渡口逼近。
当初西门卿选的沧州,是晒盐的绝佳选址,之后占下的棣州、齐州和东平府,也在靠山东丘陵一侧,不在河北平原正中。
金兵东路大军一路长驱直入,完全没经过盐军的地盘——就算可以经过,金兵可能也会绕路避开。
于是金兵都长驱直入了,河间府的兵力,还在与盐军在交界处对峙。
因为金兵南侵的消息传到开封,赵佶以为郭药师守卫燕京司,能够抵御金兵,甚至没做任何防御准备(……)。
结果郭药师投降当了金兵的向导,等到金兵长驱直入时,赵佶吓得慌了手脚。将京城禁卫军全交给太监梁方平,让他屯兵黎阳守卫黄河北岸。
然后,赵佶他就把皇位禅让给了太子赵桓,自己带着童贯、蔡攸、蔡京等宠臣,沿汴河往南避难去了!
赵佶,他跑了!
所以河间府的兵,哪里还能接到皇帝命令?于是就继续这样与盐军对峙着。
西门卿:……真就TM离谱!
宋徽宗赵佶跑了,宋钦宗赵桓登基了,于是改元靖康。
明年即为靖康元年。
在靖康年月到来之前,西门卿得知宋徽宗南逃的消息后,放弃与河间府兵力对峙。
盐军大军后撤,而河间府的军队却也分毫不敢动。
下令的皇帝都换人当了,他们还要打盐军吗?而且也没叫他们进军沧州,只是陈兵施压而已,现在对面大军退了,他们也退吧。
主要也不敢追击啊,他们又打不过盐军。
盐军从州府边界撤回来的时候,正值入秋玉米收获的季节。
能种玉米的田亩之上,都是一片片玉米地,一根玉米秆上站着三四个玉米棒子,个个粗长饱满。
不必细看就知道又是一个丰收年。
正值玉米丰收,西门卿索性率领五万盐军,帮助官田佃农和百姓,一起把玉米收获、晾晒、脱粒、晾晒、入仓。
高产玉米种性稳定,今年依旧亩产两千斤出头。
巴蜀水热条件更好,玉米更早收获,早已经传回丰收喜讯:亩产平均约两千两百斤。
如此一来,盐军治下的三州一府,干燥耐储存的玉米粒入仓,一时官仓盈满,并又赶工新建八个万石大仓,才把收获的玉米装完。
而民间百姓家,玉米棒子垒成的金黄玉米跺,更是高及房梁,粮食地窖也排满粮筐粮箱。
收完玉米,宋金战场上也传来消息:
“太监梁方平屯兵黎阳,然而金兵先锋军赶至北河岸,便吓得狼狈溃逃!”
“南河岸宋兵,远远见到金兵的旗帜,竟也急忙烧桥而逃!”
“黄河南岸滑州的两万宋兵,尚不曾见到金兵旗帜,就已望风而逃!”
西门卿:真是毫不意外呢。
小事或有改变,但历史大势却并未偏移,金兵南下如入无人之境,宋军望风而逃吓破胆。
“是时候了。”西门卿召来北方盐军的将领和高官。
金兵东路军已经南下,不必担心趁机偷袭盐军,盐军将领稍离两日也无妨。
这其中,还有个率领一千敢战士手下的岳飞,悄悄混入。
“虽然东京君臣懦弱无能,然中原百姓无辜。”西门卿坐于上首,在满堂盐军将领和治下文官的目光汇聚之下,开口道。
“昨日金兵已渡过黄河,兵临开封就在眼前。”西门卿目光扫过众人,“我们盐军得去救援开封。”
从巴蜀回来的卢俊义,也带回一身军功,如今已升千户。
卢俊义对宋廷没甚好感:“救甚么救!之前还让河间府宋军进攻盐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