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盐军入局......
两次出击燕京, 却都惨败过后,童贯本就没有取胜信心,如今更是怕得要死, 似乎连见都不敢见辽兵了。
又为了逃避兵败的罪责,于是秘密派人前往金营, 拜见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约请金兵进攻燕京。
阿骨打欣然同意, 越过长城, 攻占了燕京。
又过不久,传来消息:辽国天祚帝被金兵俘获。
辽朝就此灭亡了。
联合攻辽的过程中,已经足够让金国看穿大宋的腐败无能。
于是之后在按约交还燕京等地时,金国不出意外反悔了。
(小名系统:讲真, 联合攻辽时宋军消极怠工, 燕京也是人金兵攻下的, 人金国根本不算违约好嘛!
你宋军自己没用, 竟只能寄希望于别人守约。)
情报网探子在消息传开前, 就传回来宋金两国谈判后的结果:
“……经双方讨价还价,金国只答应交还燕京及其所属六州二十四县,并且要将这些地方的赋税如数交给金国, 还要把宋朝原先给辽的四十万岁币, 也交给金国。”
“为让金国从燕京撤军,大宋又答应每年另外交一百万缗(一千文铜钱为一缗), 作为燕京六州的‘代税钱’。”
“最后金兵在撤出燕京时, 还把燕京的金帛、子女等席卷一空!留下几座空城交给大宋。”
付出巨大代价,最后拿回来几座空城, 之后每年还要交出燕京地区所有赋税、一百万贯‘代税钱’。
实在不明白, 是为了什么?图个什么!
无利可图不说, 以后每年都还要往里填上巨额亏损,还给燕京地区百姓带来了家破人亡被劫掠的灾难,图什么?
就为了一个‘复燕云’的虚名!就图一个‘复燕云’的武功点缀王冠。
“……就为了这,万千宋军埋骨荒野!燕京六州座座空城!未来每年向金国进供岁币四十万!交纳代税钱一百万贯!”
李纲气得三日滴米未进,怄得几欲吐血!
“东京君臣们无一人耕种劳作,那些钱都是搜刮的民脂民膏啊,是百姓血肉啊!”
西门卿也怄也气,恨不能开宝箱开出两发核弹,一发投到东京皇城,一发投到金国国度,大家同归于尽好了!
但气头过去,还是得理智处事。
安慰李纲和岳飞等一大串人时,他想说:这才哪到哪儿,等你们见识到靖康之耻的憋屈耻辱,那不得当场气死?
但西门卿不能说,只能软言开解,告诉他们:
“……事已成定局,更难的还在后面。金国已经看透大宋的腐败无能,又尝过了一口好肉,不会放着一大块肥肉而不多吃一口的。”
“更甚至,金国胃口会更大,打算将大宋这整块肥肉,都吞吃进肚里!”
李纲:“……”
岳飞:“……”
鲁智深:“鸟皇帝!做得鸟事!”
在金兵撤出燕京之后,童贯却恬不知耻地把宋军的惨败吹嘘成胜仗。
赵佶也沉浸在‘复燕云’武功的吹捧之下,甚至给童贯等人加官进爵。
并改元宣和,今年重和二年即为宣和元年。
至此,宣和元年才算结束。
翻过年关,宣和二年开始。
东京君臣们自欺欺人,沉浸在收服燕京的武功之中时。
西门卿接到北方草原情报网传讯:
“金国国内动作频频,颇有紧张备战、整装待发之意。”
而与这个消息相呼应的是,金国不断向大宋派遣使者。
好似宋金两国是至交邦国,走动拜访,亲密无间。
但实则金国使者每次入宋,都是走不同路线。
且使团庞大,成员活跃,沿路到处晃荡。
就连沧州的北境四寨,都数次被金人打探虚实,只是都被牛皋拦回去了。
西门卿:“金国恐怕已将入侵大宋的道路险易、各地治乱、府库虚实等,都相继摸清了。”
李纲俨然已经接受了大势所至,“接下来,就只差一个入侵大宋的口实。”
西门卿仔细回想历史记载,[金朝入侵宋朝的借口,似乎是因一个降金辽将?]
……
张*是一员降金辽将,对金兵掳掠燕京百姓北去,只余空城座座,他感到非常愤慨。
“燕京百姓无辜,金兵残暴不化,掳掠百姓北去,非人道之举!”
“本将欲据平洲,反金国!”
“尔等谁愿追谁?!”张*在平洲起兵反金,响应者众。
西门卿收到消息时,盐军治下三州一府全境正在如火如荼地播种玉米。而早在此之前,已经往战后恢复期的巴蜀运去了一半的玉米种。
巴蜀除盆地中间的成都平原外,便多是丘陵山地,正适合种植玉米。
正好方腊残部投降的几万人,为了生存也多有开垦荒地,刀耕火种初时有肥力,第一季播撒玉米刚好。
“金国虎狼之国,金兵虎狼之军,虽建国后一直征战,但以战养战,并不会空耗国力,反而越来越强大。”
巴蜀拿下后,吴用依旧暂留巴蜀善后并发展巴蜀,朱武则被戴宗日行八百里给背着运了回来。
而之后巴蜀防务整顿完毕,除林冲留下镇守外,卢俊义、燕青和阮小五与朱仝等将领,也都会随之回来。
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大势巨变。
朱武继续分析道:“张*起兵,恐怕不能成事。”
长大一岁的西门辰,五周岁的年龄,八.九岁的身高,看起来就像稳重的小小少年。
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分析大势、商议大事之中,盐军已上下皆知衙内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