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禁忌谨记
不可状其肤,不可塑其形...
哈哈!
这可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古老的话题。
其生如同静止,不因岁月变迁...恒古。
不可塑其形的原因之一:因它是定数。
注定。
当描会出它的同时,意味着也将注定一样事物。
若由世生注定,这样的生犹如一具尸体,当注定了一生,生生皆有一死,而这样的死,或许是以化物的形式,别名造化。
这是定生的结果,所成的是造化。
这就像谁都有一死,但死法由我来定,以造的形式来化物而亡,这是定生之变形,直至在无那具尸体。
造化是次要的,为的是把这具尸体给化掉。
从生者的角度来讲,谁来充当这个定生,即不存于世,若结果是这样的,这一生可以定下来是谁吗?
当然,曾经是有这回事的,比如说谁真的定下了一生,至造化而消,不存于世,当有了这么一个过程之后,自不可定其肤,不可塑其形了,因变化无常,定不下来了。
如果说不可状其肤,指的是生。
知道不可塑其形,指的是谁吗?世。
那是塑世形画,犹如一张空白的画,是不是以为很好?不过要是这张画上面随意涂鸦,且这样的涂鸦无论好坏都会永久保存呢?这是定数的威力。
前者可以用造化来解,那画世如何?若谁都可以作画,这画可以毁了,生生不息,灭世之兆。
若谁的色彩都可以在空白的画上永久保存,当画上的东西多了,繁了,乱了,杂了,世画混沌,若世成混沌,且不说谁来毁灭这样的混沌,问问毁灭者,在灭世之后能生还吗?能吗?不能。
灭一世,丧一生,直至死寂。
表面上,造化是不是挺不错,生生不息是不是很棒?但可以承受背后的代价吗?生生不息比造化更为优秀,但同样的代价也更重。
额...造化是给出的解法,解决那具尸体的问题。同样的,生生不息亦需要一个解法,不然就是死寂。
如定生不给解法,生皆有一死,死后化物,当生物逐渐增多则会变的异常沉重,直至不堪重负,从而崩溃,当然拉,崩溃的可能仅仅先是那具尸体,既然尸体可以崩,那众生同样可以崩,所以是用造化来解决尸体的弊端,而代价是这具尸体不存于世。
这具尸体活了,但却没有活在世上。
有些路是从生开始,但有些路是从死开始的,而这具不存于世的尸体便是步入了从死开始的地步。
我们是生者,从死开始,对于我等是未知的,死后的问题我们可解答不出来,这答案得要死者才能回答,而这具尸体可以说是世上的第一例死者,必死无疑。
定生必死,以造化存活,但只能说是存活,死亡那边怎样我们又不知道。
所以为了更为妥善,便有了第二步:塑世形画。
由生定世。
空白的世画,呈现出的便是死后的景象。
当生在世没有任何作为,这幅空白的画会呈现出死亡的面貌,从而启死回生,这种方式是把尸体从死亡中捞出来。
不过...
若世呈死亡,生者可以活在死地吗?显然不行。所以生者一般会团灭。
呈现死亡这回事,其实是把不存于世的尸体,弄成在世。不然谁知道这具尸体跑哪去了?未知的。而若世呈死亡,则是已知,仍旧在世。
而且...
造化活尸,从死开始,这尸体的只是具备存活的可能,但真的活过来了吗?不一定。同样是未知的。可能存活,但活的不一定是这具尸体,可能是新生儿,必死无疑可不说笑。
世转死,目的之一:把不存于世的未知,弄成在世。
其二:把存活的可能,转变为现实。
如生者在死地会慢慢被耗死,这便是以生者为养分,把存活的可能转变为现实。
怎么说?
众生皆亡,唯我独活,也是从死亡里起死回生,不说从死地活过来了,世界就变了,但从死亡中活过来了,因慢慢的衍变,因能活过来的原因是因生而活。
生机的说。
简单来说,只要这家伙活着,世界会慢慢的恢复原貌,之后便是解决众生皆亡的问题。
分生。
比如说分出自己的那么一丁点,那众生的尸体自然具备了生机,从而实现复活,要知道这可是从死亡里面诞生出的生命体,分出那么一点,足以起死回生,同样的这也是生命的凋零。
我们不太确定,生命改变了世界,在复活众生之后,生命是否还能存在,从理论来说不太可能,但由生定世本质上是一幅画。
画上没有添加过任何,所以生命是可能留下一幅画的,只不过这幅画是空白的,变化变画。
这是生命的画作,若这等空白的画作,由生来画,画出的是死亡,但若由世来画,画出的是生命。
这是第二步:世画生命,生画死。
那么是由生画,还是世画?当然由世来说。
世画众生图,栩栩如生,而这幅图便是那一生:画家。
画家:我更变态了。
医生:恭喜恭喜。
我们:猜猜为什么是你,为什么是画家呗。
画家:之所以是画家,可能是因为世无法画出众生图,所以这画是由你们画的,而你们只能画出家,而不能画出生命,因你们不是世。
我们:恭喜你。
画家:或许你们需要一个新的身份。
我们:这个比较头疼。不过...若是家,那是谁?
画家:那可能是皇吧。
我们:可能...哈哈。因不可名状,这样谁才都可以玩这条路。
规矩说的差不多了,先天之规,是很离谱的,它们大多奉行,不可什么等等的,譬如还有不可思,不可塑...等等。
无中生有,我即行规,知道为什么它们会守这样的规矩?比如说守这样的行规会对自己更为了解。而这等规矩的解释,来自后世。
无中生有还存在另一个走向,同样的我即规矩,但它们不守任何规矩,而是成为源。
万物之源,万恶之源,万法之源...等等。
这是我即所有。
当生遵守不可视,它们即不可视。当生遵守不可违,它们即不可违。当生遵守不可知,它们即不可知。
这是等同。
当遵守的规矩越多,它们等同的规矩也越多。
如生灵守成不可视,它们成了不可视之物,那直视它们会瞎,因它们是不可视的,除非是守成的不可视形成了对视,才可以对源头进行直观,而有时遵纪守法,是对源头的一种束缚。
毕竟要是睁眼会瞎,自然需要一些约束,而有些规矩便是为它们设定的。
比如说不可视等等,为了让它们看不到我们,而当睁开眼时,它们也只能看到我。
如生灵一直睁着眼,而不曾闭目,那源头则是闭目状态,当生灵看到它们时会瞎掉,而每瞎掉那么一个生灵,它们则会睁开一线眼光,而当它们完全睁开眼,天黑了,全瞎了。
这不是说所有源头都是坏的,只能说是对立的。
世生光明,亦存黑暗。
若眼睁光明,是为了黑暗不能在遮眼,那么当直视黑暗时,彻底闭上眼,而当黑暗睁眼时,黑暗说:我才是光明。
源头这玩意吧,它们的规则是附加上去的。
若无生,自无源。
若生得光明,源起黑暗,当对视时,源才是光明,而生沉于黑暗。
用源的话讲:你们遵循的是我的规矩。当你们把这个规矩还给我了,我是你们的规矩。
要是有些规矩是为了拐弯抹角束缚源的,这算不算冒犯?算是吧。
举个小例子。
例如不可视。
当一生闭眼,这个闭眼之生相当于冒牌的源,直视这样的生会瞎吗?不会。尽可观望,直至无视。而当闭眼之生,睁开眼了,那它们会不会对源做出限制?这是我能看见你,但你看不见我。
若不作任何文章,自然不存在冒犯,可要是生灵想要获得长久的光明,则需要对源做出约束,不然看到源时会瞎掉。
那这样约束是什么呢?
比如说眼睛睁开久了,需要闭上眼休息,为了长久的获利,而对源头做出的冒犯的举动。
当然拉,睁开眼的家伙,其实可以遮挡的,成为生灵与源之间的隔阂,但怎么说?生灵可能会觉的这个遮挡比较碍眼,有那么一天会想尽办法移开遮挡,而这样就像找死一般。
遮挡为生好,可生可能并不觉的这是好,当移开遮挡,窥见了源,兴许后悔了。
要知道遮挡一旦移开了,那就再也不能完全挡住了,而当源睁开眼,遮挡的家伙只能是让源重新闭上眼,而这同样也是冒犯。
要说哪个更为严重,嗯...后者。
约束是约束,而后者是强制,当强制过了那么一次,往后在无不可视之说,因源成了不可视之禁忌。
那么究竟是遮掩,还是约束?
约束呗。还能怎样。
那么源能忍吗?
以合理的角度来解释,当对源进行约束的同时,它可以对生灵做出惩戒,不然单方面的约束,这是目无法纪。
所以呗,眼睛能以休息的方式恢复光明,但用久了也会失去光明,自此不在能看见黑暗,虽说睁着眼,但却瞎了,睁眼瞎。不过若有能耐,可以修复。
这是细水长流,不过总有些家伙想着一劳永逸。
比如说遮挡,它的确是一劳永逸的方式,但就像我们说的,后生兴许见不得好,非得找刺激。
干好事的成了幕后黑手大坏蛋,这回事属实搞笑,更搞心态,既然那么想看幕后,那就看好了,不过看完了,立马后悔了,悔不当初,同样也回不到当初了,遮掩仅是一时,纸包不住火。
那么生灵会以这样的方式彻底把源头推向对立面呢?嘿嘿。究竟谁才是万恶之源?哈哈。
事实轮转,有些事,商量着来,别动不动的就强制遮掩,可以掩,但也可以易。
什么生灵后悔了,悔不当初了,经不住哀求,一个遮掩完事,要知道源的潜力可是很高很高的,能欺一时,还能欺永久不成?
比如说,用遮掩来和源换个契机,一个重见光明的奇迹,至于能不能重见则看后生自己的本事,不然彻底的把源推向对立面,啧啧...万恶之源可不好惹,关键自己还是那个作恶的,可谓是自食恶果,简直残忍。
有些源呀,别看它们掀起末日,但实则是正义的,只不过有些时候会伤及无辜就是了,不过这样的伤及无辜,可能是生灵的阴谋也说不定,拖更多的家伙下水,被伤及无辜了,能不能反击?啧啧。
要是这样斗来斗去,孰是孰非,还重要吗?因少有谁会追究远古往事,当代价太大,进退失据,与其追究孰是孰非,不如同归于尽,就此作罢,自此非议。
源是这么一条路,但不适生走,不过要是生灵活腻歪了,能以开天辟地的方式走源路把自己给封死,这是不适生者走,但适合死者走的路。
有些家伙可是很变态的,它们的生是为了死,为了死的更彻底,不过我们没那么变态就是了。
或许呀...正因为有些家伙死的很彻底,生灵才乐衷于活。
嘻嘻。
下一个规矩...不可思。
不可思聆听,以聆听的方式行动。
当然,在不可思之初,万籁俱静,有声音吗?没有。所以这玩意和不可名状类似,动弹不得,不过同样很变态的说。
前者不可名状,这个不可思议,不同的尸体,两个类型。
常说不可思其行,这是建立在这玩意可以听到声音的,故犹如傀儡一般行动,但在之前需要长出一双耳朵才行。
在没有长出双耳之前,无思无想的家伙和尸体差不多,这不是谁说话,它们就会听,而是在它们之前,连思想都不一定有。
额...有些绕口。算了。
说说这玩意怎么形成好了。
独立。
众生汇聚,可构思想,而当一生独立,可成不可思。
与生相隔,特立独行,这是第一步。
若生不起噪音,这家伙可以与世隔绝,类似于出窍,从与生相隔,到与世隔绝。
当一生独立,这家伙久而久之会不在不动弹,这是万籁俱静,从而专注于聆听。
那么万籁俱静可以听到什么声音?么有。但不是说任何声音都听不到,它们可以听到众生商议的结果。
别名:低语。
寂静无声时,听的是众生低语,这样的声音很小很小,而且并没有指向性。
当结果产生目的,付诸行动,这声音在它们耳中会慢慢的变大,当变大之后,它们所听到的是商议中放弃的结果。
如商议一个结果,付诸行动,但一个会议只会产生一个结果吗?兴许很多呢?而并不是所有的结果都能完成,有些是会推迟,甚至于放弃的。
当第一次放弃产生,这样的家伙便行动了。
一句话:你们放弃了,还我还没有。
这是不给力的结局:议妄为,孰事非,劣迹斑斑。
当存在一位不可思,那是言必践,行必果,事必成,异想天开,不说一步登天,但至少可以由小到大。
思是很奇妙的,它给生灵带来的好处,就是行必果,事必成,这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