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玥子 作品

第 458章 朱棣迁都正确吗(第2页)

    马皇后看他在思考,也没打扰,而是在旁边缝着玩偶,那是给孙子孙女的玩具。

    太子府上

    朱标还算庆幸的是,现在这些官员即便有小心思,但还能压制住,想要大航海、想要走国际贸易,必须加快速度。

    想到这里,朱标就和媳妇打了声招呼,去忙商会的事情了。

    <span>记住本站:</span>    常氏目送丈夫离开后,干脆唤人去邀秦王妃来做客,对这个可怜的弟媳,以前大家其实关系都一般,但经历了太多,两个人也惺惺相惜起来。

    永乐年间

    朱棣看着光幕暗自点头,是啊,这些他都考虑过了,不过当下还得给那些大臣紧紧皮,想来也不会有太多声音反对自己大航海。

    太子府上

    朱高炽很是无奈,“迁都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朱瞻基明白他爹的意思,那些人的影响的确是很大了。

    南方的文官们,心中也郁闷,因为他们被说的跟洪水猛兽一样,天底下,世人该如何看待他们?

    {迁都不利的方面也有:

    迁到北方,基本上也就意味着放弃对南方豪强的控制,所以京师沦陷,重新到江南建立朝廷也办不到,因为当地的乡绅地主、官吏对朝廷没什么认同,也不会大力支持。

    其次,定都北方,国力强盛时期还好,但如果国力不足,就可能面临来自游牧的压力。

    可要说到底哪个才是最优解?

    其实国家太大,不管定都在哪里,都没办法兼顾,只能做到取舍。}

    这利弊都说清了,各时空的人们,此刻也在纠结到底迁不迁才好,或许就像最后一句话说的,这事没有完美的解决办法。

    朱元璋准备找个时间和儿子商量商量迁都的事情,是要迁还是不迁、或是迁到哪里?这些都需要反复琢磨,毕竟关系到王朝的未来。

    已经隐退的洪武功臣们,看热闹的看热闹,反正跟他们没关系,这是朱家该操心的事情。

    永乐年间

    朱棣还是决定继续迁都的决定,北平必须要守着,华北这一带太关键了。

    现代时空

    刘晓得希也很感慨的说:“这宋明两朝啊,江南地区的文官集团的确不可小觑。”

    此话一出,宋明两朝的大臣们脑袋都有些宕机,当然最急的还是来自江南的官员,怎么能这样说,万一天子多想怎么办?

    他们的担心的确不是多余的,哪怕没有刘晓希说的这番话,明朝皇帝们对江南文官的情况都清楚,只是有时候要受制于人。

    宋朝皇帝们此前也在心里警惕文官了,当然像赵匡胤这些权力集中的皇帝,倒是能通过重用武官,让朝堂保持平衡,制衡文官权力过于庞大。

    但实力不太够的皇帝,也只能心里慢慢想办法,徐徐图之。

    感慨了一句,刘晓希就点开了下一篇内容。

    {真实的唐太宗,到底长什么样啊?}

    从上个话题出来,各朝人士也没想到后世人关注起唐太宗的长相了,他们之前都是有看到和系统沟通的唐太宗,对他长什么样也清楚,后世人不知道也正常。

    李世民瞅了眼光幕,他心情还很低落。

    “后世人这么好奇朕长什么样,那朕就多留一些画像传下去吧,用西洋画的画法,应该更还原。”

    没错,现在古代很多画家都在研究西洋画的画法,通过小光幕上的资料,很多人的收获还是很大的。

    阎立本都尝试着给自己、以及周围的亲朋好友都画了肖像画。

    <span>记住本站:</span>    甚至还有不少人专门请画师来帮自己或是家人画,因为画人物,属实是很逼真。

    {关于唐太宗的长相,《步辇图》上就有他的画像,应该比较真实了,因为阎立本是照着真人画的。

    在贞观十四年,松赞干布派遣使者来长安,步辇图就是吐蕃使臣朝见李世民的场景。

    这幅画中,唐太宗目光深邃,看着比较壮硕、英武,两撇小胡子还往上翘,看起来即精神,又有意思(图片)(图片)}

    看着画像上的唐太宗,各朝人士都忍不住笑了,尤其是还重点关注了下他的小胡子。

    “哎呀,这画像上的,唐太宗和之前看过的还有些区别啊,可能是因为如今的唐太宗还比较年轻?”

    “主要是这胡子的确是很精神啊。”

    ......

    刘彻瞅了几眼画像,他得让人多给他画几张,当然要是有后世的相机就好了,直接就是复制的真人版。

    贞观年间

    阎立本恍然了下,哦,这是他画的啊。

    皇宫内

    李世民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自己的胡须,想到后世人都是不留胡须的,难道是因此觉得好玩儿?

    此刻的李二已经逐渐忘记儿子的事情了,而是沉浸在自己的画像里。

    房玄龄、李靖他们也看了几眼画像,倒是和如今的陛下有些区别的。

    评论区,还有不少人在讨论。

    【哎呀,这波浪线的胡须好可爱啊】

    李世民:??可爱?

    各朝人士倒是笑得很乐呵,古代的祖宗们有留胡须的习惯,只是没想到后世人对此感觉还很有兴趣?

    一些人甚至想学后世人把胡须剃了试试。

    【这是晚年发福版,年轻的时候应该没这么肥】

    此刻的唐太宗,又被扎了一刀,‘啪嗒’一声,心碎了,竟然说他肥!!

    很是不可置信的李世民,转头看向媳妇,语气显得非常震惊,“观音婢,朕肥?”

    长孙皇后看着耍孩子脾气的丈夫,心里好笑,但也是一脸宠溺的安慰,“怎么会,陛下如今英明神武、气宇轩昂,在臣妾看来是极好的...”

    被媳妇夸的飘飘然的李二,总算是满血复活了。

    而另一头,李丽质上下左右打量了下李泰,满意的点点头,“二兄,还好你最近有控制饮食,看着瘦了不少,不然你就会变成大胖子了。”

    “那就好,我可不想跟阿耶一样,被后世人说肥。”

    李泰捏了捏自己的脸,虽然平时挨饿难受,但看着自己逐渐有型的身材,他也高兴。

    【虽然可能是真的,但很难想象这个和蔼可亲的胖哥会亲自骑马砍人】

    反正李世民笑没笑各时空的人不知道,但他们笑得很开心,但笑过后,很多王侯将相也打算减减肥了。

    <span>记住本站:</span>    百姓们倒是没这个想法,因为普通人家就没有胖子。

    李世民呢,很难相信自己又得到了一个‘胖哥’的绰号,真的要emo了,心里也发誓要控制住体型。

    【头大耳朵小,父母管不了】

    李渊差点被口水呛到。

    李世民“呵呵”两声,转头继续emo。

    看到这一幕的长孙皇后:...

    【应该是真的,古代打仗的大将基本上就不是现在健身房那种精壮型男,都是脂包肌的肥壮型】

    虽然没见过后世健身房的型男,但祖宗们也能猜到。

    刘晓希也想起来了,听说古代那些能打仗的将领,好像都有将军肚,因为这种体脂层可以有效保护内脏,而且这些脂肪还能有效应对长期的行军和饥饿。

    想到这里,她也疑惑的问了出来。

    听到刘晓希的问题,不少古人也点了点头。

    历朝历代的大将们,不少人还拍了拍自己的肚子。

    张飞看了看周围的兄弟,再低头看看自己的肚子,笑了,“咱这就是实力的象征。”

    关羽、赵云他们也很赞同,哪个大将没有大肚子都是稀罕事情。

    唐朝的大将们,李靖、尉迟恭等人也都如此,但这在大家看来是正常的啊。

    就连岳飞他们都是这样。

    李世民也想到了他的臣子们,比他胖的多的是,一瞬间就不emo了,“说起来,朕若是不胖的话,应该也是后世人眼里的帅哥吧?”

    听着丈夫的喃喃自语,长孙皇后连忙用手绢掩住嘴角的笑,为了照顾孩子气的丈夫,也是难为她了。

    <span>记住本站:</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