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玥子 作品

第447 章 孙权是如何对孙策后人的(第2页)

    或许,这一世他真的可以在那么多人的帮助下,实现理想了吧。

    —

    {如果古代殿试的时候,有考生伸腿把皇帝绊倒了,会咋样?}

    会咋样??古代的读书人都呆若木鸡,谁胆子那么大啊敢绊倒皇帝,也就是后世人敢想。

    帝王们嘴角直抽抽,这一天天的,咋这么能天马行空啊。

    赵匡胤是想不出来有人敢绊倒他是什么场面。

    大臣们也想象不出来,在殿试如此庄严的场合,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实在荒诞。

    民间的人们也都在议论,可以说,这也是百姓们第一次面临这种。

    “会被杀头吧,敢把皇帝弄摔了,这可不是小问题。”

    “是啊,要是再遇到那种暴君,不仅自己要被杀,只怕全家、全族的姓名都不保。”

    ......

    {科举是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而殿试也是整个科举考试中最高的环节。

    这是由武则天首创,宋太祖正式确立。

    殿试的举行非常隆重,由皇帝亲自参与并主持。

    考生们需要根据皇帝提的问题回答,最终的排名由皇帝决定。

    试想在这么重要的场合,如果有考生将天子绊倒,这是不可能出现的。

    当然历史上也的确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唐宋元明清的读书人纷纷松了口气,没有就好、没有就好,这要是真的有,那也太倒霉了。

    有科举的朝代,帝王们的眉眼也松快了,他们也不希望被人绊倒啊,被史官记录下来传到后世也是够丢人的。

    当然他们时代的考生不会,但若是换成后世人,也许真有人想要试试也说不定,他们可不敢小看那群小兔崽子。

    前面朝代的帝王们也在思考殿试这个考试类型。

    杨坚如今本就在开创科举,这殿试他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李世民也打算将殿试用起来,他越看越心动,只是他都没想到竟然是武则天开创的,的确是出乎意外。

    秦皇汉武他们倒是不着急,他们的朝代,科举现在还要花点时间,不过倒是可以先改良着用。

    民间

    百姓们还在热火朝天的议论科举考试,对于普通人来讲,别说殿试了,多少人连童试都没见过。

    “这参加殿试的读书人,每一个出来那都是了不得的人物啊。”

    “重点是能见到皇帝,平时普通人哪有机会见到啊。”

    ......

    {古代皇权至上,能够进入到殿试的考生,要严格遵循礼仪规范。

    不仅不能直视天子,还要进行跪拜,也是没机会绊倒皇帝。

    不过假设真的出现,那这种行径无疑是在挑衅皇帝的权威。

    敢对皇帝大不敬,考试资格被取消还是轻的,严重还会有牢狱之灾,甚至牵连家人。

    如果你遇到的皇帝属于嗜杀那种,那你就是在带着全族人玩九族消消乐。

    不过说起来,如果你和你的族人有仇的话,不想活了还想报仇,倒是可以试试}

    祖辈们:...

    民国的人们看热闹,乐得不行。

    古代的人们只感觉脖子有点凉飕飕的,一些人还伸手摸摸脖子,确定脑袋还在。

    这些小崽子,果然每次说话都能让他们瞠目结舌。

    回过神来,不少人都开始回顾起来,平日里对待族人如何,就怕真有人敢听了后世人的话啊。

    很多夫子挺担忧的,但想到他们时代的学子没有后世人那么大胆,这提起的心也渐渐放了下来,唉,当夫子也怕被连累。

    评论区也不乏很多人在耍宝。

    【进士:自从有了我,你们这些九族才有机会在史书上留名】

    古代中过进士的人脸都木了。

    等回过神来看到周围亲友打量怀疑的目光,更是欲哭无泪,这都什么事啊。

    “爹、娘,你们这样看着我作何,你们儿子是什么样子还不清楚吗?”

    ......

    【九族要是知道你的想法,连夜坐火箭来,都要先把你的双腿卸了】

    祖辈们笑得前仰后合。

    很多人都觉得有道理,这可是重罪,为了九族的安全,的确只能先把你的腿废了。

    【寒窗苦读几十载,就为了换一个消灭九族的机会,整了个大活啊】

    祖辈们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报仇还能这样干,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有点不划算,当然要是自己都不想活了,那的确是无所谓。

    历朝历代不乏有刻薄的亲族,此刻只想捂住后世这些小兔崽子的嘴,瞎出什么馊主意?

    但唯有一些人是真的听进了心里。

    帝王们无语望天,这种为了灭自己满门的,也许有,但能到进士这一步,那就太少了,即便想报仇也不会那么极端吧。

    【皇帝都是坐在龙椅上,考生都在下面跪着,咋个伸腿绊皇帝啊,总不能先冲上去把龙椅踹了,再来一个扫堂腿吧】

    帝王们:…

    民间,不少人被逗得哈哈大笑。

    读书人们也连忙摇头,他们才不会这样,命要紧啊。

    帝王们也是很无语的,想法倒是很美好,但问题是大殿之上还有考试,必然戒备森严,还想冲上来绊倒他们,这基本上没可能。

    【不会被怎么样的,当初明宣宗被朱高煦绊倒,都没取消他的汉王称号,只是把人做成了瓦罐烧鸡】

    祖辈们这下是真没绷住。

    嬴政翻书的手都停顿了,还好这不是他家的乐子。

    刘邦笑得直拍桌子,“哈哈哈哈哈,好一个瓦罐烧鸡,要不等会儿,做来尝尝。”

    刘彻跟他祖上一脉相传,笑得乐不可支。

    李世民的嘴角也咧开了。

    赵匡胤笑过后还有些感慨,“果然啊,还是看别人家的八卦好。”

    朱元璋,嗯此刻笑不出来,气得撩起袖子,就想给朱棣松松筋骨,“你看看你这儿子和孙子,丢不丢人。”

    朱棣:...他也不想啊。

    永乐年间

    朱高煦握着拳头,气得脸都红了,神特么烧鸡,要不是够不着光幕,他能和这些后世人拼了。

    “朱瞻基这混账。”

    看着丈夫往屋外走,韦氏连忙出声,“你要干嘛?”

    “去太子府。”

    韦氏看着丈夫的背影干瞪眼,若不是那啥,她都想来一句,“还想被做成烧鸡不成?”

    ......

    太子府上

    朱瞻基撇撇嘴,他是知道自己的,若非他这个叔叔屡屡不改,也不至于这样。

    太子妃张氏也知道儿子的性子,也很无奈,“唉,赶紧去军营吧,等会你爹回来还得说你一顿。”

    皇宫内

    朱棣和大胖齐齐瞪眼,最后父子俩默契的转移话题。

    正德年间

    朱厚照的笑声传的到处都是。

    张太后郁闷的走进大殿内,“你这孩子,哪有这样笑话自家祖上的。”

    朱厚照却是毫不在意的说道:“母后,这有什么,想来他们也不会介意的,再说笑话的人多了,也不多我一个。”

    张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