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 章 孙权是如何对孙策后人的
又连续刷了几个视频后,刘晓希就刷到了有博主唱的散装歌,歌词还不陌生,就是天竺被打掉飞机的事情。
只是被神通广大的兔家人改编成了歌儿。
祖辈们还在迷惑中,就看到镜头里,几个异域打扮男人,正愁眉苦脸唱着“买的飞机被打掉了...”
那音乐的节奏忽高忽低、忽快忽慢,时不时几个人还边唱边跳起来。
已经知道天竺飞机被打掉这件事的各朝人士,差点没绷住。
知道后世人会整活,但没想到这么能整活啊,一时间,到处飘荡着笑声。
只是孔子还有些担忧,这歌儿若是传出去被天竺人知道了,不会找这些孩子的麻烦吧。
诸葛亮也有类似的担忧,反正这天竺人,给他的感觉就不是大度的。
先辈们倒是不怕,这充其量说起来也不是多大的事情,孩子不懂事嘛,到时候道个歉没必要多计较。
不怪先辈们没道德,而是真的没什么好感。
百姓们听歌听得有趣,音乐节奏太欢快了,一时间还有不少孩子也跟着唱起来,可以说,三哥真火了,火到了老祖宗们的心巴上。
至于秦汉这些前面的朝代,去天竺寻棉花的人们,也是趁现在这地方没被污染到,连忙找好种子,顺便再把当地一些还不错的种子也给打包上。
“事情办的差不多了,咱也完成陛下的交代,准备回去吧。”
......
点开下一个视频,各朝人士也逐渐收敛起脸上的笑容,有人疑惑、也有人了然。
{孙权是如何对孙策后代的?}
孙权一点都乐不起来,这特么的说到了自家的八卦,他高兴的起来才怪,若是历史上他对兄长的后代不好,那手下那帮人又如何看他?
本来之前就有了他晚年昏庸的事情,如果再来一个不好的事情,他以后咋办?
周瑜、陆逊他们的心情都很微妙,一些想法很难说清楚。
孙绍眼里有些愤懑,少年的年纪,有些情绪还不太能隐藏住。
{孙权的大哥孙策,外号江东小霸王,他也是江东事业的奠基人。
可惜的是他在丹徒山打猎时,不幸被许贡手下的门客用毒箭射中了面部,因为伤势过重,不幸离世,享年26岁,此时他的儿女都还年幼。
孙策临死时,把周瑜、张昭找来,将弟弟孙权托付给他们,同时孙策还传位给了孙权。
自此,孙权就成了江东的老大。
只是孙策虽然死了,但还留下了后代}
各时空,有人在可惜孙策英年早逝、也有不少人在感慨孙权运气好,若不是他兄长突发意外去世,这位置也落不到他身上啊。
当然像曹操可惜归可惜,但比起孙策那样的对手,还是孙权这样的好。
刘备也在和诸葛亮、荀彧他们聊起孙策这个人,语气中不乏可惜之处。
孙权现在也懒得去想别人怎么看他,他此时的心里也惦记他兄长,他爹死得早,家里一直都是他兄长操持,从小他就对兄长很依赖。
只是兄弟感情归感情、但现在政治归政治,有些时候也很难办。
自己的院子里,孙绍看着光幕提起父亲,有些难受的想哭,如果他爹还活着,那该多好啊。
孙策的三个女儿也很落寞,虽然叔父对她们还行,但父亲是不一样的。
一处僻静的院子里,周围种满了竹子。
一身素衣的大乔呆呆的坐在石凳上,想到早死的丈夫,难掩心中悲痛。
小乔看着她姐姐这样子,心里也不好受,谁能料到她姐姐仅仅过门四个月就当了寡妇?这世事无常,老天爷太捉弄人了。
当然想到自己丈夫历史上也死得快,小乔也难受了。
{孙权在称帝后,追谥兄长为长沙桓王,不是世袭罔替那种,也就是孙策的后人不能袭爵。
没有追封哥哥为皇帝,或许孙权也是考虑到了接班人的问题。
人性都是自私的,封孙策为王,也是彻底封死了孙策这一脉称帝的可能。
孙绍,历史上唯一有明确记载的孙策的儿子,在长大成人后,被叔叔封为了吴侯。
只是这个吴侯他也没当多久,因为孙权把他的爵位改为了上虞侯。
孙绍的生卒年不详,关于他怎么死的,没有记载。
至于孙绍的儿子孙奉,还被自己的堂兄弟、也就是东吴末帝孙皓所杀}
各时空的人们都不免阴谋论了起来,主要是孙权这家伙给人的印象就不是个大度的,对其人品持怀疑态度。
以至于各朝人士有不少都在猜测孙绍是不是被暗害了。
别说外人这样想了,就连东吴的一众将领谋臣心中都有揣测。
周瑜心中有些沉重,只是面上没有表现出来。
孙权脸色发黑,不管是孙绍怎么死的、还是他的儿子孙奉被杀,这两件事现在爆出来对他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孙绍这个小少年,则是一整个大受打击,跌坐在地上。
他的三个姐妹,看到兄弟的结局,心也慌乱如麻,难道她们的叔父真的容不下她们的存在?
大乔此刻也顾不上悲伤,如果她丈夫看到唯一的儿子是这种结局,肯定会极为难受,只是她如今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太史慈眼中极为不满,在犹豫几秒后决定去找孙绍这小子聊聊。
{孙策除了孙绍这个儿子外,还有三个女儿。
一个女儿嫁给了陆逊,生了一个儿子陆抗。
陆抗跟他爹一样,都是吴国的中流砥柱。
孙策的另一个女儿嫁给了东吴丞相顾雍的长子顾邵,顾邵很有才、少年成名,只是顾邵31岁就死了。
还有一个女儿,嫁给了东吴将领朱治的次子朱纪,朱纪是一个校尉。
这三个姑娘都是政治联姻,嫁的人家都是江东大族,孙权对这几个侄女感觉不好不坏}
各朝代的吃瓜群众们也有说的。
“看起来,孙权对侄子差了些啊。”
“可能是侄女和侄儿相比,威胁比较小吧。”
“唉,也不知道孙策在天之灵,看到自己后人的情况,会不会后悔当初的选择。”
“那也没办法啊,当时孙策死的时候,他儿子孙绍可能也才三岁,不交给孙权又能托付给谁,唉,人性就是如此。”
......
东汉末年
孙权还在气鼓鼓的生闷气,他自认为给侄女们找的归宿都还不错,还要他如何,况且他自己亲生的也不见得怎么样。
只是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他还得好好考虑如何安抚手下,还要避免侄子侄女对他生出嫌隙。
另一头
太史慈一脸认真的嘱托孙绍,对孙策这唯一的儿子,他也不希望重蹈历史结局。
“...按刘备那帮人的秉性,我相信他们不会薄待你的。”
孙绍擦干眼泪沉默了会儿,最终点头接受了太史慈的建议。
他也不希望历史上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没了,既然汉末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他也想在历史上书写下自己绚烂的篇章。
这个少年,此刻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等决定好后,两人也在商量起离开的事宜。
刘备这边还不知道,孙绍也打算来投奔自己了,他现在的日子虽然忙碌,但春风得意,慕名而来的能人志士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