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月岛主 作品

第121章 对抗(3)(第2页)

 “好的王爷,按照我们的推算,这500石米用到的可能性不大,王爷,他们已经花了两千多万两银子买米了,湖广的新米快下来了,徐家等人敢继续存粮吗?”

 “也许敢,这帮人有时候眼里只有金银,对风险评估不够。”

 “那感情好,这一次把他们打疼,以后就省事了!”

 事情完全按照朱由榔和陶万悟的策划在发展,陶万悟按照每石米二两二钱银子的价格三天放出了300万石米,也被徐家等人吃下了。

 初九晚上,朱由榔就接到了消息,松江徐家用20万亩上等田以及地处松江、苏州、江宁的店铺做抵押,到永明钱庄借了300万两金花银的黄苗钱。

 六月十一日,户部放出的200万石精米被三单吃下,价格每石银二两二钱,市面上店铺零售米价已经达到斗米750钱!

 黄苗钱是啥?是一种短期贷款,利率在两成左右。

 利率很低?呵呵,两个月,九出十一归!在大明算是低利率的良心贷款了。

 所谓黄苗钱,就是地里的禾苗已经黄了,但是已经无米下锅,要借钱或米,到禾苗收获时还钱或还米,苗黄到收获多长时间?就这么点时间就要付两成利息,可不是年息两成。

 但相比五个月七出十三归然后驴打滚的青苗钱,黄苗钱就是有良心的了。

 在大明要是借了青苗钱,那就基本别想靠地里的收成还上了,甚至卖儿卖女都不一定能还上!

 松江永明钱庄与徐家借银合约标的是300万两白银,为期两个月,六月初十松江永明钱庄开出了270万两银子的银票,同年八月初九到期,到期日徐家要归还330万两银子,这就是九出十一归的黄苗钱!

 到期日以及到期之前,徐家归还了这330万两足色白银,永明钱庄退回徐家的抵押物,永明钱庄两个月赚60万两银子,如果到期徐家不能归还,哪怕超期一天,永明钱庄就有权利处置徐家的抵押物。抵押物是按市场价格的六成做的抵押,也就是说徐家这批田地、店铺,市价值500万两银子。

 “殿下,今天徐家等人用了永明钱庄的银票!270万两永明钱庄的银票全部都付给了户部。”陶万悟欣喜地向朱由榔汇报。

 “这是好事呀,明天开始用600辆马车全城出售米粮,精米价格斗米100钱,最多每次交易1斗,告诉百姓,以后天天都有米出售,甚至价格还会再降;马车上还要带着粳米、麦子、小米、高粱等粮食,就按三年前的正常价格出售;户部征调的店铺外贴出告示,精米买一斗价100钱,买一石及超过一石者,每石银一两,每日限售10万石!”朱由榔说道。

 “呵呵,王爷,这么快就出杀招了吗?”

 “算是吧,本王明日就要亲率大军北上抗清,没时间跟他们闹腾了。对了,陶公,让人四处放风,就说户部这次是从海外采买的精米,运到南京城成本每石不到五钱银子,同时放出消息,就说湖广今年稻谷大丰收,米价可能跌破四钱银子一石。”

 “好的王爷,王爷,这样多管齐下,米价会应声而降。”

 “最关键的是要防火防盗,这些家伙们被逼急了,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孤已经让朱标和黄维之、张奎安排人巡视粮仓并监视那几家的重要人物了,看看这次能不能抓条不要命的大鱼。”

 “殿下思虑周全,臣就没有想到!”陶万悟拍了个不大不小的马屁。

 “陶公,您老怎么也学会这些了?”朱由榔盯着陶万悟看了半天,然后说道。

 “嘿嘿,入乡随俗,入乡随俗,呵呵。臣告退,殿下明日出征,臣不一定能去送行了。”

 “好的陶公,安心做您的事就好。等把粮食对抗这一仗打完,估计您老就要去京师坐班了,嘿嘿,本王带队亲征,光复京师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