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决战(1)
六月十二日,朱由榔亲率大军拜表出征北伐。
这次随朱由榔出征的部队主要是朱松部五个团的骑兵、骑步兵;黄维之亲卫军的两个团加上两个独立炮兵营和黄维之的直属营;还有施琅水师的两个团。施琅鸡贼得很,他在那些俘虏当中选了不少水性不错的充实到了水师,他的两个团是指水师陆战队,不包括船队水手。
刘庆恕手下刘天和一个团以及要带给朱檀的三个团由俘虏改编的新兵,也跟随船队前往山东。
亲卫军王琦团和朱标的锦衣卫都留守金陵。
另外还有最近各地的抗清义勇军,包括金声、江天一所率领的徽州义勇2100人,张煌言率领的浙江义勇800人,陈子龙率领的松江义勇1200人,江阴抗清三公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率领的江阴义勇900余人等12路兵马总计不到9000人。
朱由榔的出现改变了历史,在原历史上,这些义勇军的头领尽管抗清轰轰烈烈,但最终都战败身亡,留下了英名流芳后世。
这些义勇人数并不多,铠甲也没有多少,武器基本就是大刀长矛,弓箭都很少,谈不上什么战斗力,但抗清热情高涨,朱由榔不能打击这种抗清热情,想因势利导,加以利用,所以让这些抗清义勇随队出征,但已经明确告诉这些义勇的头领,必须遵守军纪服从军令,否则杀无赦。
朝廷随扈大臣有郑三俊、史可法,还有兵部侍郎陈子壮。
陈子壮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考中探花,当时只有24岁,授翰林院编修。崇祯年间,累迁礼部侍郎。南明弘光政权建立,出任礼部尚书。
历史上陈子壮在南京失陷后乔装逃回广东,在广东组织抗清,永历元年(1647年),累迁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联合陈邦彦、张家玉等拖住了清军在广东的全部兵力,使之不能西进,坚持作战十个月,最终为清军所破,兵败被俘,宁死不屈。
这一时空南京城破他只逃到了芜湖就停下了,因为朱由榔的大军很快就包围了南京,让他看到了光复的希望。
随同朱由榔出征的还有一帮学子,谁呢?王介之、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方以智等20几人,也不知道王介之、王夫之两人怎么把这些学子邀到一起的,他们并不跟着大军到津门,而是要前往登莱,参观朱由榔治理下的山东的状况。
除此之外,还有三个特殊人物:郑鸿奎、郑成功、施福。
朱猷成了朱由榔让历史跑偏了不少,很多事件都变了,比如朱聿键称帝,历史上是在1645年六月,是在朱常淓在杭州称帝、降清之后。
现在成了朱常淓在杭州、朱聿键在福建、朱以海在绍兴都称帝了,而郑芝龙的儿子被赐名朱成功也比原历史提前了将近两个月。
施福接到施琅的信后马上向郑芝龙做了汇报,郑芝龙、郑芝凤听说如今在南*京监国的桂王朱由榔就是永明岛上永明公司的‘朱公子’之后如坐针毡,他们没见过朱由榔的部队在陆地上作战,但郑鸿奎也就是郑芝凤可是亲眼见过永明公司的火炮的杀伤力,看到过荷兰船队是怎样被击沉的,也听说过施琅率领六艘舰船打败了葡萄牙十六七艘战舰的船队,永明公司那就是海上霸主!
朱由榔让他们到南京受封,可他们已经拥唐王称帝了,去南京面子上过不去,还有被杀的危险,可要是不去,那后果他们承担不起,他们郑家的利益在海上,得罪了朱由榔那还想在海上讨生活?几经商量,最后决定由郑鸿奎、郑成功、施福三人立刻乘快船前往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