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月岛主 作品

第121章 对抗(3)

 六月初六傍晚,陶万悟到文华殿请示朱由榔:

 “殿下,是接着按二两银子的价格放米还是按您在朝堂上说的?我们已经放出去950万石米了,离1000万石只差50万石。”

 “我们的米还有多少?”

 “目前南京库存还有360万石,湖广方面有200万石大约后天能到,后面还在组织;大员方面的两批总计800万石,要4天以后到第一批300万石。”

 朱由榔现在舰船众多,而且拥有万吨货轮这种‘巨无霸’,运输能力非常强大,这是他敢打粮食价格战的底气。

 “哦,这样,按前价出售50万石,然后加价到二两二钱银子一石每天出售100万石。”

 “这,殿下,朝堂上...”

 “陶公,朝堂上我说1000石之后立即改售2000石一两银子一石的米了吗?我是说一两银子一石米的价格我计划出售2000万石,但没说立即就按这个价格出售。”

 “哦,殿下,您这是继续示弱,让徐家以为朝廷撑不住了?”

 “呵呵,不知道徐家会不会上钩,哎,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鱼,怎么也要让他吃饱是不是?要是他们没钱了,陶公,能想办法让他们到陶家钱庄去借钱吗?黄苗钱就行,抵押嘛,按6成?”

 钱庄,是从钱铺发展来的。

 货币兑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到唐宋有所发展,始由金银店、柜坊等兼营。元及明初,政府欲专行纸钞,民间仍用银锭和铜钱,银、钱、钞三品并行,多种公私机构商号兼营兑换业务,出现最多的莫过于‘钱米店’。

 明万历五年(1577),庞尚鹏奏准设立钱铺,是为钱铺法定之始。

 明末,钱庄已成为一种独立经营的金融组织,不仅经营兑换,还办理放款,供给签发帖子取款的便利,原来在两地联号汇兑的会票,也成为钱庄发行有钞票性质的信用流通工具。

 但明代的钱庄没有储蓄业务。也就是说钱庄经营的主要是自有资本。

 “陶家钱庄估计他们不敢去,他们能不知道陶家商铺、陶家钱庄是我的?到我的钱庄去借贷,呵呵,那不是露底了吗?不过,我们三年前在金陵、苏州、松江、湖州、杭州等地开了一家永明钱庄,一直没对外公开与我的关系,如果不因为‘永明’二字联想到王爷也许能行。”

 “那就这么办,想办法引诱一下?”

 “呵呵,好的殿下,臣来想办法。”陶万悟与朱由榔合作很久了,但从没想到朱由榔会这么干,这,简直太坏了!

 “陶公,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暂停放米,总之就是用一切可用的办法,让这几家良心被狗吃了的缙绅尽量多地吃下我们的高价米!”

 “我明白的,王爷,您要让张奎或者黄维之安排人保护我,我觉得这样下去他们可能会狗急跳墙。”

 “呵呵呵,您不知道吗?一直有人保护您,除了您自己的护卫之外,这些年一直有人在暗中保护您,是宋建安排的,都是张奎手下的特卫,你出门是不是经常碰到一个嘴边长者一个大痦子,大痦子上还长着一根长毛的人?呵呵,他叫付来齐,是暗卫头目之一,负责你的暗中护卫。嗯,今天开始让朱标派锦衣卫在明面上加强保护!”

 “是经常遇到这么个人,他是我的暗卫头目?真的假的?那人长得好可怕,哦,不是可怕,怎么说呢?”

 “猥琐。”

 “对对对,王爷用词精辟,就是猥琐。而且那双眼睛总是四处乱看,让人心里不安。”

 “他那是伪装的,这么多年您都没觉查出来他在暗中保护您,说明他很成功。”

 “这些年一直有人暗中保护我?”陶万悟还是有些不信。

 “当然是真的,就是从我出征大员那年开始,到今年快六年了!”

 “多谢殿下!”陶万悟说着站起来施礼。

 “坐下坐下说,哪来这么多礼数。陶公,我已经安排朱桦继续采买米粮了,他回电说在孟买等地又发出了500万石米,这次是直接到松江的,您要心里有数,如果用不到,就直接北上,我这两天就准备启程去天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