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巧妙
政和五年八月初六,夜。刘然回到何府时,夜色已浓。府内灯火通明,却透着一股不同往日的紧张气氛。福伯早已焦急地守在门廊下,一见刘然安然归来,明显松了一口气,快步迎上。
“郎君,您可算回来了!方才……”福伯压低了声音,脸上忧色未褪。
刘然摆手打断了他,神色平静:“无妨,见了个人,聊了几句。”
他语气轻松,仿佛只是进行了一场寻常的应酬,全然不提见了何人。
刘然目光扫过庭院,看到张宪按刀立于影壁之侧,眼神警惕,显然也已察觉今日府外气氛有异。刘然又对他微微颔首,示意一切安好。
回到书房,刘英正伏在案上,就着灯火认真描红,小脸绷得紧紧的,听到脚步声抬起头,道了一声:“爹!”
“嗯。”刘然走过去,揉了揉他的头发,目光落在那些虽显稚嫩却一笔一划极为用心的字迹上,微微一笑道:“今日的字,有进步。”
得到夸奖,刘英眼睛一亮,用力点了点头。
简单用过晚膳,嘱咐刘英早些歇息后,刘然独自回到了书房。
窗扉微敞,夜风送入初秋的凉意,吹散了白日里的浊气。
他并未立刻去翻阅那些关于禁军改革的条陈草稿,而是负手立于窗前,望着庭院中摇曳的竹影。
谭禛的威胁,在刘然看来,反而出现的正是时候。
初入汴京,自己就被塑造成祥瑞,当真是为了他这个人么?
只不过是朝堂衮衮诸公,需要一个口号罢了。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口号,所以才让他一次次深陷舆论之中。
然而这样一来,何尝不是一种福祸相生呢。
只有这样,自己这名小小的武夫,才能在短短时间搅动浑水。
而只有成为一个纯臣,才更利于搞事。
也只有成为一个纯臣,才能更容易往上爬。
对于那名自负的天子而言,如果自己谁也不得罪,反而不会在意。
唯有闹些动静,才能在他面前留下些印象。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言官,一个个非要上奏蔡京,童贯等人的缘故。
莫非是当真犯傻?
只不过是为了积累名声罢了。
不过刘然亦深知,谭禛有句话没说错,这汴京城的水,确实深得很。
官家的态度暧昧难明,既要用他这把刀,又未必愿意看到局面彻底失控。
蔡京一系,看似借他发力,实则将他视为搅浑水的棋子,随时可能弃子。
邓洵武、郑居中等人,力求维稳,对他这种生事之举多有不满。
所以,他需要真正和他理念相近,且有一定分量的人。
想到这里,刘然的目光下意识转向书案一角,那里放着李纲之前送来的蒙求。
李伯纪……
此人倒也姑且有些风骨,除却少了些务实之外,但也绝对算得上个有心为国的人才。
他之前的数次接触,招揽之意已十分明显。
在这纷乱的局面中,李纲是可以尝试拉下水的人。念及此处,刘然心中渐渐明晰。
接下来的日子,他需要做两手准备。
明面上,继续完善那份禁军改革的章程。这是他的立身之本,也是回应一切质疑的最有力武器。
必须做得滴水不漏,切中时弊,具有高度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