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季秋 作品

第546章 抛出(第2页)

面对两位枢相的联合施压,堂内空气几乎凝固。

刘然沉默片刻,忽然躬身一礼:“邓枢相、郑枢相教诲的是。下官年少识浅,虑事不周,只知埋头做事,确未思及大局之深重。既如此,为免生出嫌隙,动摇军心,下官愿即刻终止对此类旧档之核查,专注于章程条款本身之拟定。”

他竟主动退让了?!

邓洵武和郑居中都是一怔,显然没想到刘然如此干脆地服软。这反而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准备好的后续训诫和限制措施,一时竟有些用不上了。

然而,刘然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的心刚放下又瞬间提起:

“然,”刘然抬起头,目光清澈,却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困惑与坚持,“下官在翻阅靖安指挥旧档时,确于数份底层凭证中,见些许难以索解之处。例如民夫调度与关卡验放日期人数之细微偏差,虽可能如库吏所言乃各地惯例或记录误差,然下官愚钝,总觉若置于军务实务之中,似有不妥。下官自知人微言轻,亦恐判断有误,不敢妄言。”

刘然随即话锋一转,极其自然地将麻烦抛了出去:“然既事关军资调运、或有耗损国帑之嫌,下官既有所见,若隐瞒不报,他日若真有疏漏,岂非陷二位枢相于不察之境地?亦非人臣之道。”

“故下官恳请,可否将此些许存疑之处,连同相关凭证,一并封存,转呈御前?或由枢密院、三司派遣精干老吏组成会审,详加核查?如此,既可澄清疑虑,保全边军清誉,亦可彰显朝廷于军资度支之慎重,使下官能安心专注于章程拟定,再无后顾之忧。”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邓洵武和郑居中的脸色瞬间都变得极为难看。

刘然这一手以退为进,简直狠辣到了极点!

表面上服从了大局,停止了调查,甚至承认自己可能判断有误。

但却巧妙地将那几个最关键的问题点了出来,并直接要求上交或者会审!

这无疑是将这个能够引炸的麻烦,拱手交给了他们!

如果他们不同意上交或会审,那就显得他们心里有鬼,刻意包庇,甚至阻拦

如果他们同意,那就等于正式启动了对靖安指挥旧案的调查,无论结果如何,必然引发朝野关注,彻底搅浑河水,而这绝对是他二人目前最不愿看到的!

更可怕的是,刘然口口声声是为保全边军清誉、彰显朝廷慎重,占尽了道理和大义的名分!让他们想发作都找不到理由!

邓洵武气得胸口起伏,花白的胡须微微颤抖。

他死死盯着刘然,仿佛想看清这个年轻的边将到底是真愣还是假傻!

郑居中脸上的温和笑容终于彻底消失了,他放下一直捧着的茶杯,杯底与托盘发出一声清脆的磕碰声。

他发现自己远远低估了这个武夫。这哪里是什么莽撞的刀子,这分明是一把涂了蜜的毒刃!

“你……”邓洵武几乎要拍案而起,最终还是强压了下去,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此事……本相自有考量!你所言凭证何在?先交由本相过目!至于是否上呈御前或会审,待本相详加斟酌后再定!尔之职责,在于章程,此事不必再管,亦不得对外妄言!”

无奈之下,他选择了最稳妥也是目前唯一的选择,强行接管,压下事态,控制影响。

“下官遵命。”刘然毫不犹豫,立刻从箱中取出那几份他早已准备好的关键原件,恭敬地呈上,“存疑之处,下官已用朱笔圈注,敬请邓枢相明察。”

他交出去的,只是原件。

而那誊抄的副本,早已安然躺在他的怀中。

邓洵武一把抓过那几份文书,看都没看,直接重重拍在案上,发出“啪”的一声巨响。

“下去吧!十日之期将至,专心你的章程!”邓洵武毫不客气的下了逐客令。

“下官告退。”刘然再次行礼,面色平静地看了一眼脸色不好看的两位枢相,以及那位始终沉默的皇城司官员,转身,稳步离开了枢密院正堂。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邓洵武和郑居中交换了一个眼神,二人不由泛起一丝苦笑。

他们知道,事情绝不可能就此结束。

这无关于刘然官大官小,也无关刘然影响如何。

因为他们知道,这事一旦出现,怕是蔡京等人就会迅速出手,他们怕是早就按耐不住了。

毕竟,枢密院以及兵部,一向不属于他们能够参与的,而今刘然这一出,简直是递给了蔡京一把锋利的刀子。

堂外,阳光正好。

刘然微微眯起眼,感受着阳光的温度。

第一步,成了。

他将问题抛了出去,成功引起了最高层的注意,并且将自己摘了出来,至少表面上不再直接参与。

而那颗种子,已经种下。

接下来,就看那位蔡太师如何利用这个机会,以及……何时会动手了。

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

而他,需要回去继续写那份关乎他能否在汴京立足的章程。

时间,只剩下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