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到手(第2页)
在库房所有胥吏复杂目光的注视下,刘然带着那只沉重的木箱,转身离去,步伐沉稳,背影在幽深的廊道中显得格外挺拔且……危险。
他知道,这只箱子一旦抬出档案库,消息会以比风还快的速度传到某些人的耳中。
蛇,已经被惊动了。
接下来的,就是如何从这些繁琐庞杂的原始凭证中,找到那把最锋利的刀子,以及如何应对因此而来的明枪暗箭。
回到偏室,刘然屏退左右,只留下那箱文书。
他没有急于立刻翻找,而是静坐片刻,让自己冷静下来。
越是关键时刻,越需沉得住气。
片刻后,他睁开眼,眼神已恢复古井无波。
他走到箱前,开始耐心地整理、分类。将民夫派役单、驿关文书、画押清册、兵员记录一一分开。
这个过程枯燥而耗时,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
刘然却做得一丝不苟,仿佛又回到了在边关时一丝不苟地擦拭保养自己的西夏剑时的场景。
说来,入京之后,他倒是极少拿过兵刃,这感觉倒是令他有些不适。
比起翻阅这些文档,有时他更怀念当指挥使时的时候。
时间一点点流逝,窗外的天色渐渐变暗。
刘然点起油灯,继续伏案工作。
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筛子,过滤着每一份可能有用的信息。
数字、人名、地名、日期、画押的笔迹……任何一点不协调之处都可能是突破口。
终于,在成千上万份琐碎文书之中,他的目光凝固在了几份看似普通的熙河路民夫调役单和与之对应的秦风路驿关验放文书上。
问题出在时间和人数上。
根据派役单记录,政和四年秋,往靖安指挥调防途中运粮的民夫队伍,共有三批,人数、出发时间、行程安排皆有记录。
而沿途几个关键驿关的验放文书却显示,其中一支民夫队伍通过关卡的时间,比派役单上规定的日程,平均晚了整整两天!
并且,验放文书上记载的这支队伍的人数,与派役单上的记录,出现了微妙的、不易察觉的减少!
更关键的是,这支队伍押运的粮草数量,在关卡文书上却未曾减少!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要么是文书记录出现了重大错漏,但在如此重要的军资调运中,连续多个关卡出现同样趋势的错漏,可能性极低。
要么……就是有人在途中巧妙地利用了时间差和人数差,克扣了粮草,并可能利用了那消失的民夫名额来填补账目,却没想到在最底层的、看似不起眼的调度和验放环节,留下了无法完全抹平的痕迹!
这些痕迹单看一份或许不起眼,但将它们按时间顺序排列对比,一条诡异的线索便隐隐浮现出来。
刘然的手指轻轻点在那几份文书上,指尖冰凉,眼中却燃起一丝笑意。
找到了!
这就是那缝隙!这就是那可以撬开巨石的第一枚楔子!
虽然仍需要更多证据链来形成闭环,但这已然足够作为发难的起点。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几份最关键的书证抽出,放在一旁。
然后将其余文书重新收归箱中,但顺序已被他牢记于心。
做完这一切,夜已深。
刘然吹熄油灯,坐在黑暗中,只有窗外微弱的月光。
他知道,明天,或者更早,风暴或许就要来了。
而他手中的这几张纸,便是引动风暴的雷霆。
他不再是一个被动卷入漩涡的小人物,他已经抓住了主动搅动漩涡的筹码。
“蔡太师……想必您已经知道了吧?”刘然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嘴角扬起若有若无的笑意,“接下来,就看您的了。可莫要让我失望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