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季秋 作品

第542章 深思(第2页)

“钱令史,”刘然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刘某奉旨,参与详议兵制事,十日为期,草拟章程。核查过往案牍细节,乃是为了使章程更为稳妥切用,避免重蹈覆辙。此乃陛下亲旨所差之事。若需批条,请问,需哪位上官批条?刘某这就去请。”

见刘然直接把奉旨的虎皮扯了出来,钱令史顿时语塞,脸憋得有点红。

他自然不敢说需要哪位具体上官,更不敢真让刘然去请,那等于把麻烦引向上官。

随后只得讪讪道:“刘供奉言重了,言重了……既是奉旨办事,自然……自然便宜行事。只是……只是库房浩大,找寻确需时间,请您容卑职安排人手细细查找,一有消息,立刻禀报您如何?”

这等明显的拖延战术,如何隐瞒的过刘然。

刘然心中虽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如此,有劳钱令史。刘某午后再来。”

他深知过犹不及,此刻强逼,对方只会拿出更多程序搪塞,反而落人口实。

随后他转身离开,步伐稳健,仿佛只是提出了一个寻常要求。

但刘然知道,身后的档案库房里,恐怕立刻就会有一场无声的骚动。

而这就是他需要的,打草惊蛇。

只有打草惊蛇,才能获取他想要的东西。

在这数日间的堪对,刘然并非只是一心埋头翻阅,更多的是在思索如何让自己能够凭借这仅有的东西,去让局势变得更对自己有利。

如若能够找出蛛丝马迹,那他就能够在此间搅动局势。

想必,那蔡京蔡太师,也必然乐意在后面推波助澜。

上辈子的记忆,虽无太多关于北宋的东西,但刘然清晰的记得,其中有关一部电视剧,名为大明王朝1596。

里面有关于海瑞的治安疏,就颇为符合如今的情形。

而近来有关围绕自己所发生的一切,刘然早就有所深思,这无疑和海瑞的治安疏一同,朝堂有人想利用他来做文章。

其中,那文修彦前些时日在皇帝赵佶召见他之前,特地给了几份所谓的证据。

背后的影子无疑是当今权倾朝野的蔡京,蔡太师。

蔡京为何会介入,刘然只需要略微一思索就能明白,这分明是剑指童贯,童太尉。

朝中两大势力的争斗,背后都是为了利益之争。

而自己这名刚入汴京的小小指挥使,就成了这些大人为手中的工具。

除此之外,怕是郑居中隐约也参与了争斗。

不然,如李纲这等人物为何不辞礼节,竟会结交他一介武人。

正因如此,刘然知道如若自己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他无需出太多力,那当朝的蔡太师怕就会下注了。

不过,这样的风险也极大,那么就是他将会成为童贯一党的敌人。

但那样又如何,如果自己不去做,那就只能甘为牛马,那是他刘然想要的么?

而且,在这等朝堂中想要往上爬,却谁又不想得罪,还不如回家种田去。

更何况,他如今扮演的是一个“纯臣”的角色。

一个纯臣,从账簿上看出不对劲,这不是极为合理的事么。

想到这里,刘然微微伸了个懒腰,看似慵懒的身影,但那双锐利如鹰隼的双眼,却变得更加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