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季秋 作品

第532章 行动

刘然站在花厅中,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尘埃落定的寂静,却又仿佛蕴含着更大的风暴。

文修彦带来的那叠证据静静地躺在茶几上,像一团灼人的火,又像一道深不见底的渊。

他缓缓走回案前,重新拿起那几张纸,目光再次扫过那些精心编织的事实。

指尖划过永丰粮行、陕西路军需等字眼。

“童贯……”刘然低声自语,“好一个童贯。蔡太师啊,你倒是替我选了个好对手。”

这证据太完美了,完美得像一出早已写好的剧本。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西北,指向那个权势滔天的媪相,仿佛生怕他刘然找不到复仇的目标。

然而,正是这种完美,暴露了其下的不堪。

幕后真正的推手,既要借他这把刀,又要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甚至还想让他感恩戴德。

他将纸笺丢回案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投靠蔡京?成为其门下鹰犬,去撕咬童贯?这或许是一条生路,甚至是一条看似前程锦绣的捷径。

但代价是什么?是将自己的理念、抱负乃至身家性命,完全系于蔡京一念之间。

今日蔡京可用他攻童贯,明日亦可弃之如敝履。

更甚者,若革新之事触犯到蔡京自身或其党羽的根本利益,他刘然又会是第一个被推出去祭旗的卒子。

这条路,是饮鸩止渴。

但不走这条路呢?童贯的势力已然视他为眼中钉……若无强援,他如何在这汴京的滔天巨浪中存活?

那日门外的血誓,能挡得住明枪,却防不住无尽的暗箭。

刘然知道如果想要破局,绝不可只在蔡京,亦不在童贯,而在……那座至高无上的宫阙。

必须让官家重新认识到他的价值,并且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价值。

不仅仅是一个有点小聪明的边将,而是一个能真正为官家的“丰亨豫大”增添光彩、能解决麻烦的干才。

刘然的目光渐渐变得锐利而清明。

他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素笺,却没有急于磨墨。

“福伯。”他扬声唤道。

老管家应声而入,脸上带着担忧:“郎君?”

“前两日让您准备的药材,可都备齐了?”刘然问道,声音平静无波。

“备齐了,都是按郎君给的方子,最好的伤药和温补之品。”福伯连忙道。

“好。”刘然点头,“以我的名义,送去城南那几个在骚乱中被踩踏受伤的百姓家中,再每家附上五贯钱,就说是我聊表歉意,虽非我之过,却因我而起,望他们好生将养。”

福伯一怔,随即眼中露出钦佩之色:“郎君仁厚!老奴这就去办。”

此举不仅能挽回一些名声,更能凸显刘然以德报怨的胸怀,与幕后煽动者的卑劣形成对比。

“还有,”刘然继续道,“前些时日我所说的把赏赐所得的钱财,还有那朱相公的三千贯,都以我的名义行善布施,做的如何了?”

福伯道:“已在进行中了。”

“这就好。”刘然点了点头后,支走福伯,又开始磨墨。

他需要写一封信,但不是给蔡京的投诚信,也不是向官家诉冤的折子。

写的是一份关于如何低调、高效处理此次骚乱后续影响的条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