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各怀鬼胎 (下)(第2页)
赵行深知皇城司的职责是天子的耳目,而非刀剑。
他们提供情报,但绝不轻易下场站队。
在另一处的,提举京城所南城厢公所
几个收了银钱的书办、衙役聚在暗处,低声交谈,语气中带着后怕和庆幸。
“娘的,没想到闹这么大!早知道是捅马蜂窝,给再多钱也不干!”
“谁能想到能惹出这么大风波?上头的大臣们斗法,咱们这些倒成了马前卒。”
“幸好开封府来人只是走个过场,没深究……不然咱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少说两句吧!钱都收了,事也办了。以后眼睛放亮點,这种浑水,不能再蹚了。但愿那些大人物们高抬贵手,别事后算账……”
太学。
秦桧独自走在斋舍后的回廊里,耳边似乎还回响着昨日同窗们激愤的声讨。
但他此刻的脸色却异常平静,甚至带着一丝冷眼旁观的疏离。
那日他也曾躲在暗处观察。
因此同样见到刘然在何府门前,血流满面却依旧沉静应对的身影,以及那番逻辑清晰、直指要害的反诘。
这令他不由摇头,刘然此人绝非寻常武夫,临危不乱,颇有急智。
“可惜了……”秦桧心中暗忖,“锋芒太露,又无根基,成了党争的牺牲品。”
他已经敏锐地察觉到,这场风暴绝非简单的民意表达,背后必然有更高层面的力量在推动。
秦桧迅速做出了判断,此事水深,不宜沾染。
无论刘然是忠是奸,其政治生命恐怕已近乎终结。
与其冒险为其发声或深入探究,不如明哲保身,静观其变。
他甚至开始反思自己先前默许太学生参与舆论的行为是否过于冒失,决定今后要更加谨慎地把握清议的尺度。
宫廷深处。
梁师成将皇城司的密报,用最平实无华的语言,呈报给了赵佶。
他没有添加任何个人判断,只是陈述了查到的商号、银钱流向、西军人员痕迹等事实。
赵佶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眼神愈发幽深难测。
他轻轻抚摸着案上一块温润的美玉,仿佛那能平息他内心的波澜。
“看来,生事的人不少呀。”赵佶淡淡地说了一句,听不出是感慨还是不满。
梁师成垂首不语,他知道官家不需要他回答。
这份情报,坐实了官家之前的某些猜想,也加深了他的疑虑。
童贯的跋扈、朝臣的党争、民意的易被操纵,都绝非小可。
“告诉开封府,何府周边的守卫可以撤了。刘然……让他闭门思过几日,若无朕的旨意,不得随意出入。革新详议的章程,让政事堂和枢密院尽快拟个条陈上来,不必再争论不休了。”赵佶最终不容置疑下令道。
何府书房。
刘然并不知道所有幕后发生的这一切细节,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张无处不在的网,以及来自各方、性质不同的压力。
他复盘着整个事件:流言的精准打击、人群中专业的煽动者、王管事那份恰到好处的情报、官家冷淡的口谕……
线索很多,指向看似明确,但又矛盾重重。
童贯方面有动机,也确实出手了,但手段似乎过于直白和留痕。
这其中若说只有童贯的门人是背后推手,刘然如何都不信。
“这汴京,不好待呀。”刘然揉了揉眉头,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不过他知道,如今只要自己不动,那么接下来应该就会有人找上门来。
而只要有人找上门来,那就足够了。
只要有人找上门来,那么接下来,就是如何在这盘死棋中,找到那一线生机,甚至……反击的突破口。
随后刘然拿起笔,在一张干净的纸上,缓缓写下一个“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