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季秋 作品

第529章 五百六十三章 各怀鬼胎 〔上〕(第2页)

他乐见刘然成为众矢之的。

这个突然冒出来的边将,提出了触及旧有格局的建言,无论其心如何,都利于蔡京,所以他决不允许让蔡京权柄再扩展。

打倒了刘然,既挫了蔡京,又阻了革新,一箭双雕。

至于刘然,如今朝野想必都听闻了。

而今正是雪上加霜之时,或许只要他稍稍出手扶一把,那这人或许就能为他所用了。

殿前都指挥使高俅府邸。

此刻高俅的心情则要复杂一些。

他既有些快意,又有些不安。

在自家的蹴鞠场上踢了几个来回,汗水淋漓之后,他接过侍从递上的汗巾,对身边跟随多年的老都管叹道:“啧,你说这刘然,好好一个边将,立了功,得了赏,安生过日子不好么?非要去碰兵制革新那摊浑水!这下好了,惹得一身骚!”

老都管赔笑道:“太尉说的是。这清查空额、交流轮戍,听着就让人头疼。咱们禁军的弟兄们过惯了安生日子,谁愿意去边关啃沙子?他这是犯了众怒。”

高俅擦着汗,眼神闪烁:“众怒?哼,这汴京城里的众怒,哪次背后没点文章?童贯的人、郑枢相的人,怕是都没少使劲。”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不过,这对咱们来说,未必是坏事。革新真要推行,咱们三衙首当其冲,麻烦最多。现在这么一闹,八成是要黄了,或者大大缩水。咱们也省事了。”

他本质上是个弄臣,擅长的是讨好官家、经营自己的势力范围,对于真正涉及军国大事的改革,本能地抗拒和逃避。

他不在乎刘然的死活,甚至乐见其成为吸引火力的靶子。

但他也隐约担心事情闹得太大,最终无法收场,或者被官家怪罪维稳不力。

“吩咐下去,”高俅对都管道,“咱们的人,看着就行。既别掺和太深,免得引火烧身,但也别去主动平息事态,免得得罪了哪边都不好。这汴京的天啊,风云变幻,咱们得站稳了,看清楚。”

知枢密院事邓洵武府邸

邓洵武在书房中反复踱步,面前书案上摊开着几份关于西北军情和京营状况的密报。

“糊涂!糊涂啊!”他忍不住低声斥责,也不知是在说谁。

“兵制积弊已久,确需更张!刘然所言,虽有稚嫩激进之处,但拳拳报国之心、所言边事之艰,并非全无道理!如今竟闹到这步田地!”

他并非支持刘然的全部观点,但他认为就此因噎废食,彻底否定革新,将是国家的重大损失。

他担忧的是国防,是应对西夏和未来可能威胁的真正实力。

“童贯跋扈,只顾一己私利;郑居中党同伐异,罔顾国事;高俅庸碌,只知明哲保身!”他心中对几位同僚的评价极低。

“还有蔡元长,他推出刘然,究竟是何用意?是真欲革新,还是仅仅以此为筹码,与童贯争斗?”

在邓洵武看来,这场风暴完全是一场毫无意义的内耗,消耗的是国家的元气和应对危机的宝贵时间。

那些被煽动起来的民意,愚蠢而可悲,成了各方势力角逐的炮灰。

但他无力阻止。

他所能做的,只是在枢密院的详议中,尽可能多地保留一些他认为有益的条款,试图在注定要被大大削弱和妥协的新政章程中,为这个国家的武备多争取一丝元气。

他对刘然抱有几分同情,但也仅止于同情。

在巨大的政治惯性面前,个人的命运,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