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季秋 作品

第510章 日常 (上)(第2页)

咻!箭矢离弦,钉入靶心边缘,颤动的箭羽显示着力道不俗,却稍偏了些。

何藓皱了皱眉,显然不甚满意。

他继承了何家出色的箭术天赋,臂力眼力皆是上乘,但心性似乎还有些毛躁,缺乏其父何灌那种百步穿杨、举重若轻的沉稳气度。

刘然走了过来,没有立即点评,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是够了。但射箭之道,非唯力取,更重心静。你心不静,气息便浮,指尖细微之处便有偏差。”

他接过何藓手中的弓,掂量了一下:“好弓。但你可知,你父亲当年在河东,有时用的并非这等制式良弓,甚至是缴获的敌弓,亦能箭无虚发。为何?”

何藓抬头,眼中带着询问。

说实在的,自刘然一开始来何府,他曾隐隐约约生起敌对的心态。

但奈何,他这位兄长,刘然刘勉之,与他曾经想象中的轻骑郎君,实在是太过一致。

而他恰似少年慕艾的时候,难免被刘然身上沉稳的气质所拜服。

“因其心已与弓合,与箭合,与目标合。外物之优劣,已不能扰其心志。”刘然缓缓道,目光似乎透过院墙,看到了遥远的边塞,“你且莫只盯着靶心。先试着调整呼吸,感受弓弦的张力,感受风向……让这一切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而非需要你去克服的障碍。然后,再引弓不发,体会那种将发未发之际的平衡与宁静。”

何藓似懂非懂,但还是依言照做,深吸一口气,缓缓拉开弓弦,闭目凝神。

刘然在一旁静静看着。

教授何藓箭术,既是回报何灌的情谊,也是为自己寻一件事做,更是一种姿态,一种不结党营私的体现。

庭院里,槐树的叶子被阳光晒得有些发蔫,蝉鸣依旧聒噪。

刘英练枪的呼喝声,弓弦绷紧的咯吱声,箭矢中靶的闷响,交织成一幅看似寻常的武将之家午后图景。

但刘然的心,却无法完全沉浸在这份日常的宁静里。

他的耳朵留意着门外的动静,每一次马蹄声略作停留,每一次陌生的叩门声,都会让他心弦微紧。

文修彦那温和却带着深意的笑容,李纲忧心忡忡的面容,以及何粟年轻,挥斥方酋的自信,甚至皇帝那模糊不清的“纯臣”的评价,都会在不经意间掠过他的脑海。

他知道,这份看似平静的闭门不出,只是一种暂时的平衡。

他就像站在一条刚刚开始融化的冰河之上,看似稳固,脚下却是暗流涌动,不知何时就会裂开一道缝隙,将他吞噬。

教导的间隙,刘然会直起身,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庭院的高墙,仿佛能穿透砖石,看到外面那些窥探的目光。

他的表情恢复平静,甚至有些淡漠,只有眼底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与思索。

“英儿,今日就到这里。去擦把汗,喝些水。”

“藓弟,你也歇歇。射箭非一日之功,心性的磨练,比技艺更重要。”

刘然吩咐着,声音平稳。待两人各自散去,他独自一人站在庭院中,负手望着天际缓缓飘过的白云。

汴京的天空,广阔而深邃,却也同样令人捉摸不透。

刘然轻轻呼出一口气。

谨慎,并非怯懦,而是为了在风暴真正来临之时,能站得更稳,看得更清。

在这座繁华而危机四伏的帝都,他必须像教导何藓射箭一样,沉心静气,等待那最适合发出致命一击。

而现在,他能做的,只有等待,并在等待中,磨砺自己,也磨砺着身边值得磨砺的人。

这看似枯燥的日常,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