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季秋 作品

第468章 五万贯

当说出那句“狗东西”后,素来沉稳的刘然,胸腔内竟不由升腾起一丝带着荒诞的愤怒。

他强迫自己移开的目光,不再去看那老妪投入的信仰的“功德箱”,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投向那高踞须弥座上的金甲神祇,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

神像巍峨,金箔在无数烛火与香火映照下,好似极为神圣。那怒目圆睁的铜铃巨眼,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邪祟,那高擎的雷鞭,似乎随时要降下神罚,涤荡人间不洁。

“诛灭奸邪?”刘然心底冷笑一声。

这满殿披着道袍的豺狼,诛的又是哪门子的奸?灭的又是哪门子的邪?”

就在这时,庭院中央石台的方向,又爆发出一阵更为狂热的喧嚣。那身着华丽八卦道袍、头戴芙蓉冠的中年道士,此刻红光满面,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煽动人心的亢奋,开始了新一轮的“神威展示”。

“……诸位福主,神霄法脉,恩泽广被!天尊座下,更有诸天护法神将,威灵显赫!今日,玄天观特开方便法门,请得诸位护法神将法相金身,福主若有慧根,可请回府邸,镇宅安神,驱邪避煞,保阖家康泰,福运绵长!”

道士挥动玉柄麈尾,身后数名道童小心翼翼地捧出几尊尺余高的木雕神像。神像或狰狞,或威严,或飘逸,无不彩绘鲜艳,描金点翠,流光溢彩。

“此乃值年太岁殷元帅,掌管流年吉凶,请之供奉,可保一年顺遂,逢凶化吉!”

“此乃王灵官,纠察三界,专司镇宅伏魔,邪祟辟易!”

“此乃六丁六甲神将,护佑家宅,保出入平安……”

道士口若悬河,将每尊神像的“神力”吹得天花乱坠,引得簇拥的富商巨贾、显贵命妇们眼中异彩连连,仿佛请回一尊,便能立地成仙,百无禁忌。介绍时,道士的眼神精准地在人群中扫视,如同鹰隼锁定猎物,每一个停顿都暗示着“香火”的多寡决定了神像的“灵验”程度。

唯有介绍到一尊神像时,他的话语异常简洁,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谨慎。那神像身着边军制式的残破皮甲,面容粗犷,眼神刚毅,一手扶刀,一手拄着一面残破的军旗,虽也是木雕彩绘,却隐隐透出一股风沙磨砺出的铁血之气。

道士简言说道:“此乃刘指挥使,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所庇护。”

然而根本无需道士赘言,大家如何不知道这被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所庇护是谁。这些时日,整个汴京都在传颂着西北边军那位“刘指挥使”的传闻,率千人弓箭手硬撼党项数万大军,立下自开朝以来,对党项最辉煌的战果。

随着这简短的介绍,信徒们短暂的寂静后,是更甚于之前的狂热。

“我请!我请刘指挥使!”

“道长,请价几何?赵某愿捐!”

“有这被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所庇护的刘指挥使,我商队定能平安!”

“捐!给我家小儿请一尊,我那小儿文不成,武不就,我得供奉一尊刘指挥使,让他好好学学!”

富商们在这尊“刘指挥使”的神像出现后,纷纷争先恐后地报价,各式银钱、布帛、甚至地契的字眼在他们嘴里喊出。

这引起的站在一块的普通信徒们,从一开始的不在意变成了最后同样的盲目。

但在这片看似自发的狂热信徒中,刘然眉头不由一挑,从战场厮杀锤炼出的本能,令他的目光穿透鼎沸的人声和弥漫的烟雾,下意识落在几个特定的身影上。

那是一位身着上等绸缎,身材肥胖的商贾,他喊价的声音极为洪亮,但眼神里却无一丝狂热,反而在报价的间隙,不易察觉地与旁边另一位衣着同样光鲜的商人商交换了一个眼色,那眼色中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催促。

而那另外一名同样衣着华丽的商贾,同样加入了出价之中。

此外,还有一位应来自西北,脸上带着风霜,眼神却异常精明商人,同样加入了这场狂热之中。

他并未急于报价,而是等到气氛稍缓,才用一种带着西北口音刻意显得“质朴”的语调大声道:“刘指挥使乃我西北之人!我虽是个粗人,也知忠义!这像,我请定了!捐五百贯!”

他话语中刻意强调的“西北人”、“忠义”,如同投石入水,瞬间激起周围一片附和与更高的报价浪潮。

而他喊出“五百贯”时,目光却飞快地扫过远处一名长相贵气的,似乎在确认什么。

还有一个看似低调,衣着却用料考究的中年人,一直混在人群中,并未高声叫嚷。

但当报价声浪稍低,似乎要冷场时,他便恰到好处地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听闻刘指挥使年不过二十,且立下这等宣扬大宋威名之事迹,鄙人愿添些香火,三百贯。”

他话语平淡,却精准地将宣扬大宋威名与供奉刘指挥使直接挂钩。

此言一出,立刻引来周围一片“正是此理”、“吾辈当效仿”的应和,气氛再次被推向高潮。

这些人的表现,在刘然眼中,与那些真正被气氛感染、或因个人祈愿而激动的信徒格外不同。

他们的狂热带着一种刻意,仿佛在共同演绎一场排练好的戏码。

他们的眼神深处,藏着的不是对神像的敬畏,而是一种完成任务的急切与衡量。他们的报价,也并非纯粹出自“虔诚”或攀比,更像是在抬轿子,在造势,要将这尊“刘指挥使”神像的名望抬的更高,在信徒和民众之中更为流传!

他们在给这尊神像“添火”。

刘然静静地看着,眼神却愈发深邃冰冷。

这玄天观里的水,比他想象的更深,更浊,知晓后世宣传的手段,他可太明白了,这背后牵动的,可远不止香火钱财那么简单。

就在这刻意营造的狂热攀比达到顶峰,那几个富商眼神交汇,似乎准备再推波助澜一把时。

刘然忽笑了一声。

这些个狗杂种,既然想搞事,那他不过只是一介武人,又怕个鸟!

想清楚之后,刘然动了。

他没有挤上前,只是微微向前踏出半步。

然后,一个声音不高,却如同裂帛般清晰、冷硬地穿透了所有的喧嚣:

“五万贯。”

“……”

本喧嚣的庭院,在这一刻,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扼住了喉咙。

鼎沸的人声戛然而止,无数张面孔,带着惊愕、怀疑、茫然,齐刷刷地转向声音的来源。

那里站在角落,穿着粗布靛蓝直裰,肤色微黑如砂砾,毫不起眼的汉子。

五万贯!

这个数字本身就是一个震雷!

五万贯!这个数字如同震雷,炸得所有人头晕目眩。

先前那些豪掷千金、看似意气风发的富商们,忍不住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他们看向刘然的眼神,充满了荒谬感,这怎么可能?这粗鄙的汉子,莫不是失心疯了?或是故意来搅场子的?

对商贾而言,五万贯,是他辛苦半生积攒的家业,或许也就这个数!

对于几名角落里几位身着华服的官员来说,当他们听到这五万贯,眼神瞬间变得锐利。

他们深知朝廷财政的窘迫,西北战事吃紧,户部为几十万贯军费都能吵翻天。

五万贯,足以支撑一支弓箭手的精锐边军一年的粮饷!或者,足以在汴京城最繁华的御街买下十数间顶级的铺面!

这粗衣汉子,他凭什么?

而在这些庭院里普通百姓和小商贩来说。他们无法具体想象五万贯能堆成多高的铜钱山,但他们知道,那是他们十辈子、一百辈子也挣不来的钱!

空气凝固了。只剩下香炉里劣质线香燃烧的噼啪声,和远处隐约的诵经声。

石台上,那位华服的中年道士忍不住皱起眉头,眼神也在刹那间变得如刀般锐利,死死钉在刘然身上,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

粗布直裰,磨旧的鞋,微黑粗糙的皮肤,没有仆从,没有佩玉,甚至腰间连个像样的荷包都看不到。浑身上下,透着一股与这金碧辉煌的玄天观格格不入的、底层才有的风霜。

道士的心猛地一沉。

他第一反应是荒谬,是狂怒。

哪里来的狂徒,竟敢在玄天观、在张仙师的道场撒野?五万贯?便是汴京城顶尖的豪商,一时半刻也未必拿得出如此巨额的现钱!此人定是疯了,或是存心来捣乱!

然而,一丝疑虑又袭上他的心头。

这里是玄天观!谁都知道这是张如晦张仙师的道场!

而张仙师背后,是那位深得官家宠信、几近半仙的“通真达灵先生”林灵素!再往上,便是道君皇帝本人!这层层叠叠、足以压垮任何凡俗的威势,便是汴京王公贵胄也要低头三分。谁敢在这里,用五万贯这钱财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