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第一次流片,激动人心!(第2页)
那是“启明一号”的心跳!
一秒。
两秒。
五秒。
示波器的屏幕上,依旧是一条平直的、毫无生气的绿线。
死寂。
一种令人窒息的死寂。
玻璃墙外,李大柱等人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孙国华更是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地嵌进了肉里。
失败了?
耗费了如此巨大的心血和资金,最终……还是失败了?
“别慌!”无尘车间内,魏东亭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依旧冷静得可怕,“检查所有连接,重新上电!海涛,检查供电电压的纹波系数,是不是电源不够干净?”
“是!”王海涛立刻开始操作。
“云飞,检查你的代码,时序设置有没有问题?”“代码没问题。”楚云飞的声音依旧清冷,但却多了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
几分钟后,第二次测试开始。
探针落下,程序加载。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那块冰冷的屏幕。
绿线依旧平直。
像一条宣告死亡的心电图。
气氛开始变得压抑。一些年轻的工程师,眼眶已经红了。这种从希望的顶峰瞬间跌落谷底的感觉,足以摧毁一个人的意志。
“再来!”魏东亭的声音里,终于带上了一丝决绝的狠厉。
“我就不信这个邪!再检查一遍,从头到尾,每一个环节!哪怕是一根电线,一个螺丝!”
第三次!
第四次!
……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次的失败,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实验室里的气氛,从最初的紧张期待,变成了压抑的沉默。
就在许多人快要绝望的时候,一直冷静地盯着屏幕的楚云飞,忽然开口了。
“老魏,等一下。”
“怎么?”
“你把时钟频率,降低一半,再试一次。”楚云飞说道。
魏东亭一愣:“降低一半?那与我们的设计频率不符!”
“设计是理论,现实是现实。”楚云飞的语气不容置疑,“我怀疑是芯片内部的某个关键路径,存在时序余量不足的问题。在设计频率下,信号来不及稳定,导致逻辑出错。降频,是验证这个猜想最直接的办法。”
魏东亭沉默了片刻,立刻明白了楚云飞的意思。
这就像让一个短跑运动员,用他一半的速度去跑,虽然成绩会很差,但至少能验证他的腿脚是不是好的!
“好!就听你的!”魏东亭果断下令。
信号发生器被重新设置,时钟频率从设计的33兆赫兹,降低到了16.5兆赫兹。
这是第五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尝试。所有人的信心,都已经被消磨得所剩无几。
探针再次落下。
程序再次加载。
所有人的目光,几乎是麻木地,最后一次投向那台示波器。
一秒。
两秒。
突然!
那条死寂的绿线,像是被注入了灵魂一般,猛地向上跳动了一下!
紧接着,一个虽然有些毛刺、但轮廓分明的方波,赫然出现在屏幕中央!
它稳定、规律,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像一声宣告胜利的号角,更像一颗刚刚开始搏动的、强劲有力的心脏!
“出……出波形了!”
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失声喊了出来,声音嘶哑而颤抖。
轰!
整个实验室瞬间被点燃!
死一样的寂静被彻底撕碎,取而代?????是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成功了!成功了!!”
“我的天!我们成功了!”
年轻的工程师们,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们互相拥抱着,又蹦又跳,滚烫的泪水夺眶而出,模糊了护目镜。
玻璃墙外,李大柱、孙国华这些饱经风霜的老工人们,激动得满脸通红,用力地拍打着玻璃,扯着嗓子大喊着,眼眶里同样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高远和林薇这些见惯了资本市场风云的精英,此刻也完全失态,激动地鼓着掌,为眼前这纯粹的、属于技术信仰的胜利而由衷喝彩。
无尘车间里,魏东亭缓缓地摘下护目镜,看着屏幕上那道来之不易的波形,这个在京城倒爷圈里混迹多年、早已磨平了棱角的男人,此刻双肩剧烈地颤抖着,虎目含泪,喃喃自语:“成了……他娘的……终于成了……”
控制室里,一向清冷的楚云飞,也缓缓地站起身,看着屏幕上显示的“hello,world!”字样,嘴角勾起了一抹极其罕见的、灿烂如星辰的笑容。
他转过身,看着他那群同样在欢呼流泪的“春苗”们,轻轻地说了一句:
“各位,我们……创造了历史。”
……
德国,耶拿。
秦奋静静地听着电话那头魏东亭的汇报,从最初的失败,到楚云飞的灵光一闪,再到最后成功的狂喜。
他的脸上,始终带着一抹淡淡的微笑。
直到魏东亭汇报完毕,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
“老魏,告诉大家,做得很好。”
“这不是失败,这是最宝贵的一次成功。虽然降频了,但这证明了我们的设计流程是通的,架构是活的,我们的团队,是能打硬仗的。找出时序问题的根源,在下一次迭代中修正它。这第一步,我们迈出去了,而且,迈得很稳。”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仿佛能穿透万里,看到京城那间沸腾的实验室。
“我代表远风集团,感谢每一位为‘启明一号’付出心血的功臣。你们,都是远风的骄傲,是共和国的脊梁。现在,去好好睡一觉吧,庆祝的香槟,等我回去,亲自为你们打开。”
挂断电话,秦奋将大哥大轻轻放在桌上,端起了那杯已经凉透的咖啡,一饮而尽。
从始至终,他没有表现出任何狂喜,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但一旁的顾秉文,却清晰地捕捉到了他眼底深处,那一闪而逝的、如释重负的璀璨光芒。
这一刻,顾秉文对秦奋的认知,再次被刷新。
他不仅是一个冷酷的战略家,一个精准的猎手,更是一个能够同时在两条、甚至更多条战线上,指挥着不同军团,向着同一个宏伟目标发起总攻的……统帅!
“秦董……”顾秉文的声音有些干涩,“京城那边……是?”
秦奋笑了笑,将那张宏伟的光刻机工艺路线图,重新推到了顾秉文的面前。
他指着其中代表着核心控制芯片的位置,平静地说道:
“没什么,只是我们为这台未来的机器,点亮了它的第一颗‘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