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系统提示:科技制高点,芯片产业!(第2页)
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参数,每一个化学反应式,都像钢印一样,被强制性地烙印在他的脑海中!
这种感觉,比之前任何一次获取图谱信息都要猛烈百倍!如果说之前的技术灌顶是小溪流水,那这一次,就是尼亚加拉大瀑布直接从天灵盖浇灌而下!
秦奋死死地咬着牙,额头上青筋暴起,冷汗瞬间湿透了的衬衫。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大脑仿佛一颗被超频到极限的Cpu,在疯狂地处理着这股庞杂到恐怖的信息流。
【科技制高点——微电子技术】
【技能树解锁!】
【一级分支:iC设计(已解锁)】
【二级分支:edA工具与算法(已解锁)】
【二级分支:半导体设备(已解锁)】
【二级分支:半导体材料(已解锁)】
【一级分支:半导体制造工艺(已解锁)】
【二级分支:0.8微米Cmos工艺全解(已解锁)】
【二级分支:高纯度硅材料提纯技术(已解锁)】
【……】
一道道无声的信息流在他意识的海洋中划过,仿佛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无比浩瀚的世界。
不知过了多久,那股撕裂般的剧痛终于缓缓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与强大。
秦奋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扶着白板才勉强站稳。他闭上眼睛,脑海中关于半导体的一切,都变得如同掌上观纹般清晰无比。他现在不仅仅是知道“该怎么做”,而是连“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还可以怎么做”都融会贯贯通!
他睁开眼,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原来如此……”他喃喃自语,嘴角勾起一抹苦笑,随即又化为无比的坚定,“这是把整个牌桌的底牌,都翻给我看了啊!”
拥有了这份堪称逆天的知识宝库,如果还不能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属于华夏自己的半导体产业,那他这个重生者,就真的是个彻头彻尾的废物了!
“人才!”
秦奋的脑中,这两个字变得无比迫切。
技术已经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找到能将这些技术付诸实施的人!他需要一个团队,一个能够理解他、信任他、并且能够陪他一起疯狂的顶尖团队!
他立刻回到办公桌前,拿起电话,拨给了董事长办公室主任杨明。
“杨明,帮我办两件事,立刻,马上!”
电话那头的杨明被秦奋语气中的急切和不容置疑所感染,立刻应道:“董事长您说!”
“第一,动用我们所有在京城的关系,帮我查一个地方——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我要知道那里所有大小公司的背景,尤其是那些从事电子元器件倒买倒卖,并且有技术人员背景的‘倒爷’!资料越详细越好!”
九十年代初的中关村,鱼龙混杂,是投机者的天堂,却也隐藏着共和国未来it产业最早的一批“火种”。无数未来的大佬,此刻可能正在某个不起眼的小柜台里,倒卖着从香港走私进来的电子元件。
“第二,给我订最快一班去京城的机票。另外,通知高远和钱伟,让他们立刻筹备一个离岸账户,准备好一笔五千万美元的资金。这个账户的代号,就叫‘普罗米修斯’。记住,这件事,列为集团最高等级的商业机密!”
“是,董事长!”杨明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行动起来。
放下电话,秦奋重新走到白板前,看着上面“普罗米修斯计划”几个大字,目光深邃如海。
芯片之路,这条充满了荆棘与荣光的道路,从这一刻起,才算真正地,踏上了征程。
两天后,京城,深秋。
干燥的北风卷着落叶,给这座古老的都城带来了一丝萧瑟。
秦奋谢绝了高远派专车和秘书陪同的建议,只身一人,穿着一身普通的夹克衫,背着一个简单的公文包,出现在了中关村的街头。
眼前的景象,与后世那个高楼林立、充满现代感的“中国硅谷”截然不同。
所谓的“电子一条街”,不过是几十个由临时建筑、小平房改造而成的铺面,路边到处都支着简陋的柜台。大大小小的招牌五花八门——“xx科技”、“xx电脑”、“xx电子”,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焊锡、塑料和尘土混合的味道。
一个个穿着时髦或土气,眼神却无一例外都透露着精明和机警的“倒爷”们,在各个柜台间穿梭、询价、砍价。
“哥们儿,386的主板有货吗?从南边刚过来的?”
“这批电容是正经日立的还是拆机货?便宜点,我全要了!”
“内存条怎么卖?金士顿的有没有?”
这里充满了草莽英雄的气息,混乱、原始,却又蕴含着一股野蛮生长的蓬勃生命力。
秦奋没有急着去寻找目标,而是在这条街上来回走了两遍,像一个普通的顾客一样,默默地观察着。他知道,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柜台背后,可能就坐着某个未来的亿万富翁,或者某个怀才不遇的技术大牛。
历史的车轮,将无数传奇人物,都汇聚在了这个小小的舞台上。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落。
那是一个只有一张破桌子、两把椅子的小摊位,摊位上零零散散地摆着一些电阻、电容和几块看起来很旧的电路板。摊主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戴着一副厚厚的黑框眼镜,头发乱糟糟的,正埋头用一个万用表专注地测试着一块电路板,对周围的喧嚣充耳不闻。
他的摊位前,冷冷清清,与旁边那些高声叫卖的柜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秦奋的嘴角,微微上扬。
他缓步走了过去,在那张破旧的桌子前站定,目光落在那块被测试的电路板上,平静地开口:
“老板,你这块板子,是美国deC公司pdp-11小型机的Cpu板吧?看这布线,应该是70年代末的版本,上面这几颗核心芯片,用的还是仙童半导体的f-11系列。可惜了,左上角这颗负责时钟发生器的芯片,内部的逻辑门电路应该已经烧穿了,修不好的。”
正埋头工作的男人猛地抬起头,镜片后的双眼,闪过一道极度震惊的光芒,死死地盯住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