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九二年的股市热潮(第2页)
“当!”一声闷响,底座只是在地上弹跳了几下,完好无损。
孙国华指着地上的碎片,对着钱伟,也对着他身后所有目瞪口呆的上海精英们,一字一句地说道:“这就是我们报废它的原因。在远风,质量就是天!任何一点微小的瑕疵,都可能砸了我们用命挣回来的牌子!你们搞财务的懂什么叫‘成本’?告诉你,用户对我们的信任,才是我们最大的‘成本’,这个成本,我们一分一厘都亏不起!”
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钱伟的心上。他看着地上对比鲜明的两个产品,脸上火辣辣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那些财务报表上冰冷的数字背后,是如此不容妥协的原则和滚烫的汗水。
另一边,在技术研发中心,林薇和她的律师团队,也正在经历着另一场“震撼教育”。
李大柱带着他们参观了材料实验室,向他们展示了hs系列材料从配方研发到性能测试的全过程。当林薇看到一个年轻的工程师,为了测试一种新材料的耐疲劳性,连续72小时守在设备前记录数据,困了就在行军床上眯一会儿时,她沉默了。
当李大柱向她介绍远风内部建立的、比国家标准还要严苛十倍的技术保密流程时,她更是若有所思。
参观的最后一站,是那台神秘的iBmAs/400小型机所在的机房。
高远指着正在嗡嗡运转的机器,对大家介绍道:“各位,这就是我们上海总部所有工作的基石。我们正在搭建的全球资本架构、财务系统、法律风险数据库,所有的数据,最终都会汇集到这里。这台机器,花了我们近百万美元。”
“而它的第一个使用者,却不是我们上海总部。”高远顿了顿,目光转向李大柱和张巧玲,“而是凤栖的技术研发和质量管理团队。董事长说,在远风,最先进的工具,要给最能创造价值的人先用。”
这番话,让林薇团队里的几位年轻律师眼中异彩连连。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个从县城里走出来的企业,能吸引到像林薇和高远这样的人物。
就在这时,一个负责监控股市信息的研究员,匆匆跑到高远身边,递给他一份传真,低声说道:“高总,上海和深圳的消息,‘股票认购证’的价格,今天又翻了一番,黑市上已经炒到三万块一张了!全民都在谈论这个,有人辞职去排队,有人抵押房子去炒证,都疯了!”
九二年,股票热。
高远接过传真,眉头紧锁,随即又舒展开来,他看了一眼身旁冷静如常的秦奋,将传真递了过去。
秦奋扫了一眼,只是笑了笑,随手将那张能让无数人疯狂的纸片放在了一边。
他拍了拍手,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
“各位,今天的参观,只是开胃菜。我知道,大家心里都有很多问题。凤栖的同志们不理解,为什么上海的办公室要花那么多钱。上海的同事们可能也不理解,为什么我们要花这么多精力在这些‘傻大黑粗’的机器上。”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从刘栓柱布满老茧的手,到钱伟发亮的皮鞋,再到林薇思索的眼神。
“现在,我来回答大家。”
“林薇,你的团队为我们设计一套完美的法律防火墙,一年的顾问费用超过三百万美元。这笔钱,可以买下三台孙总监引以为傲的德国注塑机。为什么我们要花这个钱?因为,”他指向材料实验室的方向,“李总监团队日夜奋战研发出的hs系列材料配方,它的价值不是三台机器,而是三十台、三百台!是远风未来十年、二十年的根基!这道防火墙,保护的不是我秦奋的财富,而是他们每一个不眠之-夜的心血!”
林薇心头一震,眼中光芒大盛。
“高远,还有victor,”秦奋又看向他们,“你们设计的复杂股权结构,最终的目标是要从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可能是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这笔钱听起来像个天文数字。它要用来做什么?”
他张开双臂,环视着整个热火朝天的产业园。
“它要用来,把我们脚下这座产业园,复制十座、二十座!它要用来,把孙总监眼馋的德国五轴加工中心,我们自己造出来,而且要造得比他们更好!它要用来,支撑我们的研发中心,去挑战芯片、挑战航空、挑战那些所有我们曾经可望而不可即的科技高峰!”
“所以,凤栖的同志们!”秦奋的声音提了起来,充满了力量,“你们要记住,你们流的每一滴汗,拧紧的每一颗螺丝,省下的每一分成本,都是在为我们未来的‘航空母舰’添砖加瓦!你们是地基,地基不牢,万丈高楼就是空中楼阁!”
“上海的同志们!”他的目光又转向高远和林薇的团队,“你们也要记住,你们写的每一行代码,研究的每一个条款,喝的每一杯咖啡,花的每一分钱,都不是为了在金融游戏里空转,而是为了给我们的‘陆战军团’插上翅膀,让他们能飞得更高、更远,去征服更广阔的战场!”
他最后走到了会议室的窗边,指着远处县城的方向,又指了指上海的方向。
“今天,有人在疯狂地炒一张纸,妄想一夜暴富。那是什么?那是泡沫,是沙滩上的城堡,潮水一来,什么都留不下。”
“而我们远风,在做什么?”
“我们在炼钢,在开模,在研发,在铺设渠道,在建立规则!我们在做的,是实业!是根基!是能够让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真正挺直腰杆的东西!”
“实业为本,金融为器;制造为体,资本为翼!这就是我们远风集团的灵魂!心脏和大脑,从今天起,必须跳动在同一个频率上!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
这一次,回答他的是在场所有人的齐声怒吼。
无论是凤栖的老将,还是上海的精英,在这一刻,他们眼中所有的隔阂、疑虑、困惑,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宏大愿景所点燃的、发自内心的澎湃激情。
钱伟的脸涨得通红,他看着秦奋的背影,眼神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敬佩与狂热。他终于明白,自己加入的,究竟是一家怎样伟大的公司。
王奎山和刘栓柱对视一笑,眼眶都有些湿润。他们知道,从今天起,远风这艘巨轮,才算是真正校准了航向,将以无可阻挡之势,驶向那片名为星辰大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