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布局代工,系统的“三来一补”流程图!
第二天清晨,阳光明媚,一扫连日的阴霾。秦奋召集了一次小范围的核心高管会议,议题并非内部管理,而是星辰集团日益凸显的“外部关系”,尤其是与各级政府的沟通与互动。
出席会议的有Cfo钱敏,主管生产运营的副总裁王建国,以及刚从莞城风尘仆仆赶回来的星辰电子科技负责人李明浩。人力资源总监刘丽也列席了会议,在她看来,良好的外部形象与和谐的政商关系,同样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辅相成。
“《星辰之道》的初稿已经出来了,后续刘总监会牵头组织全集团进行讨论和深化。”秦奋首先简单通报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进展,随即话锋一转,“今天请大家来,是想重点谈谈我们与政府打交道的方式方法问题。随着星辰的摊子越铺越大,我们在廊州、莞城、中原、长江沿线都有了布局,未来还会有更多。如何与各地政府建立健康、稳定、互利的合作关系,已经成为集团层面必须认真思考和系统应对的课题。”
这番话,立刻引起了在座几位高管的共鸣。
李明浩率先发言,他眉头微蹙:“秦总,您提的这个问题太重要了。莞城那边,电子产业发展迅猛,地方政府对我们星辰电子非常支持,也寄予厚望。但有时候,一些政府部门的协调,或者一些新的政策解读,确实需要我们花费不少精力去沟通。如果我们有一个更专业、更统一的对外窗口,效率可能会高很多。”
他举了个例子,前段时间为了解决一批进口关键设备在海关的加急通关问题,他不得不亲自跑了好几趟市外经贸委和海关部门,虽然最后问题解决了,但也占用了他大量本该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时间。
王建国也深有感触:“是啊,以前我们规模小,主要在廊州发展,跟地方政府打交道相对简单。现在我们是跨区域经营,每个地方的政策环境、办事风格都有差异。比如我们正在筹备的中原生产基地,当地政府非常热情,也承诺了很多优惠条件,但同时也希望我们能更多地承担一些解决当地就业、带动配套产业发展的责任。这些都需要我们仔细权衡,妥善应对。”
钱敏从财务和风险控制的角度补充道:“随着国家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职能也在转变。一方面,政策更加开放,给予企业更多自主权;另一方面,对企业的规范化运营、依法纳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必须建立一套规范的政商沟通机制,既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优化营商环境,又要坚决杜绝任何不合规的行为,防范潜在的法律和声誉风险。”
秦奋静静地听着大家的发言,不时点头。这些问题,正是他近段时间以来反复思考的。九二年南巡讲话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油门已经踩下,市场活力空前迸发。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不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管理与被管理,而是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元的互动形态。
“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秦奋总结道,“过去,我们更多是依靠我个人的一些关系,或者临时抱佛脚去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但现在,星辰集团已经成长为一家有相当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这种‘游击战’式的政商沟通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应了。我们需要更系统、更专业、更具前瞻性的策略。”
他站起身,走到会议室的白板前,拿起笔,写下了“政商关系新篇章”几个字。
“我理解的‘新篇章’,核心在于‘亲’与‘清’两个字。”秦奋语气坚定,“所谓‘亲’,就是要主动与政府沟通,理解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发展规划,积极参与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去,成为政府信赖的合作伙伴。所谓‘清’,就是交往要有度,关系要纯洁,坚守法律底线和商业原则,不搞权钱交易,不越雷池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