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布局代工,系统的“三来一补”流程图!(第2页)
“基于这个原则,我考虑在集团层面成立一个专门的‘公共事务部’,或者叫‘政府关系与战略合作部’。”秦奋看向众人,“这个部门的核心职责,就是统筹管理集团与各级政府、行业协会、以及其他重要外部机构的关系,为集团的战略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他进一步阐述了这个部门的具体职能设想:
一、政策研究与解读:密切跟踪国家及地方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等,及时向集团管理层提供专业的分析和建议。
二、政府沟通与协调:代表集团与各级政府部门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渠道,就集团的投资项目、发展规划、遇到的困难等进行有效对接。
三、危机公关与形象维护:处理涉及政府关系的突发事件,维护集团的良好声誉和公众形象。
四、社会责任与公益事业:规划和推动集团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项目,提升企业的社会价值。
五、参与行业标准与政策建言:代表集团参与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通过合法渠道向政府建言献策,推动营商环境的改善。
“这个部门的负责人,需要有大局观,懂政策,擅沟通,处事稳健,原则性强。”秦奋的目光在王建国身上停留了一下,“王总,你经验丰富,为人持重,我考虑由你先牵头,把这个部门的架子搭起来,并物色合适的专职负责人。”
王建国略作思忖,点了点头:“秦总信得过我,我愿意把这个担子先挑起来。确实,随着集团的发展,这项工作越来越重要了。”
钱敏对此也表示赞同:“成立专门的部门是必要的。这样可以集中资源,专业化运作,避免各自为战。财务方面,我们会全力支持这个部门的预算和人员配置。”
刘丽也补充道:“从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的角度看,一个规范、透明、积极的政商关系处理机制,也有助于提升员工对企业的信心和认同感,展现我们星辰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形象。”
接下来的时间,会议围绕如何构建这个“公共事务部”,以及当前星辰在各地面临的一些具体政商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例如,在红梅日化厂的重组过程中,如何与原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就职工安置、历史遗留问题等进行有效协商;在电子代工业务上,如何争取更有利的出口退税政策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在新建生产基地的选址和建设过程中,如何与当地政府就土地、基建配套、环保审批等环节高效协同。
秦奋强调:“我们与政府打交道,不能仅仅是索取政策优惠,更要思考我们能为地方带来什么。是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是优质的税收和就业岗位?是产业链的带动和升级?还是区域品牌的提升?只有当我们真正能为地方发展创造价值,才能赢得政府的尊重和持久的支持。这是一种双向赋能,互利共赢的关系。”
他回忆起星辰精密初创时,为了几台旧设备,为了一个小小的订单,四处求爷爷告奶奶的窘境。如今,星辰集团已经成为各地政府眼中的“香饽饽”,这种地位的转变,固然令人欣慰,但也让秦奋时刻保持着清醒。
“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要谦逊谨慎,越要坚持原则。”秦奋正色道,“主动‘亲近’政府,了解他们的需求,提供我们的方案,这没有错。但任何时候都不能突破‘清白’的底线。我们要做阳光下的企业,靠实力说话,靠价值贡献立足。”
会议结束时,关于成立集团公共事务部,并由王建国副总裁兼任筹备负责人的决议已经形成。秦奋要求王建国尽快拿出一个详细的部门组建方案和近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