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新的征程,剑指何方?(第2页)
钱敏作为Cfo,对成本控制最为敏感,他首先表示赞同:“我完全同意秦总的意见。通过集中采购,可以有效提升我们的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同时,统一的供应链管理,也有利于加强财务监督和风险控制。”
秦奋继续阐述他的构想:“这个供应链管理中心,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供应商管理。要建立完善的供应商准入、评估、分级和淘汰机制。对于核心物料,要发展战略合作伙伴,确保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要积极拓展新的供应渠道,避免对单一供应商的过度依赖。
第二,采购执行与成本控制。要推行阳光采购,优化采购流程,利用规模优势,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成本。对于大宗原材料,可以探索期货套期保值等方式,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第三,仓储与物流优化。要统筹规划集团各生产基地的仓储布局,引入先进的仓储管理技术,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库存成本。同时,要整合物流资源,优化运输路线,降低物流费用。
第四,信息系统建设。要建立一个集团统一的供应链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从需求预测、订单管理、采购执行、库存跟踪到物流配送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协同效率。这一点,高总,你们研究院要提前介入,研究开发适合我们集团的供应链管理软件。”
高总工程师闻言,立刻回应道:“秦总放心,我们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室的团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软件开发能力。我们会尽快组织力量,结合集团的实际需求,着手进行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秦奋的这番话,如同一幅宏伟的蓝图,展现在众人面前。大家都能感受到,秦奋对于供应链协同网的构想,是具有前瞻性和战略高度的。
“这个供应链协同网,不仅要服务于我们现有的业务,更要为集团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秦奋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它将像一张无形的网,将我们所有的生产基地、供应商、甚至未来的经销商和客户,都紧密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高效运转、互利共赢的生态系统。”
当然,要构建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供应链协同网,并非一蹴而就。
“秦总,您的构想非常宏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少挑战。”王建国比较务实,提出了自己的担忧,“比如,如何平衡集中采购与各子公司生产经营自主性的关系?如何协调不同业务板块之间差异化的供应链需求?如何培养和引进专业的供应链管理人才?”
秦奋对此早有考虑:“这些问题确实存在。所以,供应链管理中心的建设,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初期,可以先从标准化程度较高、通用性较强的大宗物料入手,逐步推行集中采购。对于专业性强、个性化需求高的物料,可以给予子公司更大的自主权,但集团要进行指导和监督。”
“人才方面,”秦奋继续说道,“一方面要加大内部培养力度,选拔有潜力的年轻干部,送到国内外先进企业去学习供应链管理的经验。另一方面,也要面向社会,高薪引进有经验的供应链管理专家。我们可以考虑成立一个专门的供应链管理学院,系统培养我们自己的供应链人才梯队。”
会议一直持续到中午。最终,与会人员就成立集团供应链管理中心,构建供应链协同网的战略方向达成了一致。秦奋当场拍板,任命经验丰富、作风稳健的副总裁王建国,兼任集团供应链管理中心的第一任主任,并要求他尽快拿出一个详细的实施方案。钱敏负责在财务上给予支持,李明浩和张弛则分别代表电子和日化业务板块,全力配合供应链管理中心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