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110章 新的征程,剑指何方?

自从去年开始试水电子代工服务(ems),情况就发生了质的变化。电子产品的元器件种类繁多,供应商遍布海内外,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对供应链的响应速度、成本控制和质量保障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李明浩在莞城那边,虽然初步打开了局面,但也时常为关键元器件的采购、库存管理以及供应商的可靠性问题而头疼。

如今,又要增加日化产品线。日化产品的原材料,如表面活性剂、香精香料、各种助剂,以及包装材料如塑料瓶、泵头、标签、纸箱等,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些物料的采购渠道、质量标准、存储条件、运输方式,都与集团现有的工业品供应链截然不同。

“摊子越铺越大,如果供应链跟不上,就会成为集团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啊。”秦奋喃喃自语。

现代企业的竞争,早已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整个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一个高效、敏捷、可靠且具有成本优势的供应链,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基石。

过去,星辰集团各子公司、各生产基地的采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各自为政的情况。虽然集团层面也设有采购部门进行协调,但更多的是一种事后监督和审计,缺乏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和主动的资源整合。

随着电子代工业务的起步和日化业务的即将上马,这种分散的、反应式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显然已经难以为继。

“必须建立一个统一、高效、协同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秦奋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在他脑海中迅速清晰起来。他要打造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采购平台,更是一个能够整合集团内外资源,实现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供应链协同网”。

第二天一早,秦奋便召集了集团核心管理层会议。出席会议的除了Cfo钱敏,还有星辰电子科技的负责人李明浩(电话会议),以及集团主管生产运营的副总裁王建国,还有刚刚被秦奋从集团战略部抽调出来,准备负责筹建日化事业部的干将——张弛。高总工程师作为中央研究院的代表,也列席了会议,因为秦奋考虑到未来的供应链管理,必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

会议室的气氛略显严肃。秦奋开门见山地抛出了议题:“今天召集大家来,主要想讨论一下集团供应链体系的升级和整合问题。随着我们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原有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难以适应集团未来的发展需求。”

李明浩首先发言,他在电话那头苦笑道:“秦总,您这个问题提得太及时了。我们电子厂这边,最近就深受其苦。一些关键的芯片、电容,供应商说涨价就涨价,说断货就断货。我们为了保证生产,不得不四处找货,有时甚至要从香港的贸易商手里高价拿货,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成本控制和生产计划。如果我们集团层面能有一个更强大的采购议价能力和更稳定的供应商体系,情况会好很多。”

新晋的日化事业部筹备负责人张弛,虽然业务还没正式开展,但也深感压力:“秦总,日化产品的原材料和包装材料,种类繁杂,供应商也良莠不齐。如果我们不能从源头上把控好质量和成本,未来的市场竞争将会非常被动。而且,日化产品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要求很高,一旦某个产品畅销,需要快速补货,如果供应链跟不上,就会错失市场良机。”

主管生产运营的副总裁王建国也补充道:“目前我们各个生产基地,在原材料和辅料的采购上,标准不统一,流程也各不相同,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和管理漏洞。如果能够建立一个统一的采购平台和标准化的管理流程,不仅可以降低采购成本,还能提高运营效率,减少潜在的廉政风险。”

听完众人的发言,秦奋点了点头,神情凝重:“大家说的问题,都切中了要害。这说明,对集团供应链体系进行全面升级,已经刻不容缓。”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地说道:“我的想法是,成立一个集团级的供应链管理中心,由集团总部直接领导。这个中心的核心职能,不仅仅是集中采购,更要负责整个供应链网络的规划、建设、运营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