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名利双收,风头无两
新年的钟声敲响,宣告着八十年代的彻底落幕,九十年代的序幕已然拉开。窗外,稀疏的雪花在夜空中飘舞,给红星市这座工业小城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装。秦奋站在办公室的窗边,手中的茶杯氤氲着袅袅热气,目光深邃地投向远方漆黑的夜空。刚刚过去的1989年,是星辰机械厂苦练内功、积蓄力量的一年,也是他个人领导能力和战略眼光得到锤炼的一年。系统的奖励和肯定,更像是一剂强心针,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九十年代啊……”秦奋轻声呢喃,这个年代对他而言,意味着太多太多。那是中国经济腾飞的黄金十年,是市场经济浪潮席卷神州大地的十年,也是无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十年。作为一名重生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时代所蕴藏的巨大能量和变革潜力。
【叮!“企业文化建设模块(初级)”已激活,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已导入。请宿主结合企业实际,逐步构建具有星辰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适时响起,将秦奋的思绪拉回现实。企业文化,这是一个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中国企业界还略显陌生的词汇。大多数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还停留在“老板文化”或者“草莽文化”的阶段,靠着创始人的个人魅力和一些不成文的规矩维系着。但秦奋深知,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一套优秀的、能够凝聚人心的企业文化,将是企业行稳致远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质量是生命线,创新是驱动力,人才是根本,诚信是基石。”秦奋默默地在心中勾勒着星辰厂企业文化的几个核心关键词。这些理念,在他日常的管理和决策中已经有所体现,但如何将它们系统化、制度化,并真正内化为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还需要下一番大功夫。
春节假期刚过,星辰机械厂就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九十年代发展战略研讨会”。参加会议的除了王建军、周雅芳、孙建国、钱保国、高建华、李卫东、刘小虎这些核心管理层外,秦奋还特意邀请了几个在技术、生产、销售岗位上表现突出的青年骨干和老师傅代表参加。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集思广益,也让更多人参与到工厂的未来规划中来。
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墙上挂着秦奋亲手绘制的几张战略构想图,上面用粗线条勾勒出未来几年星辰厂可能涉足的领域和发展方向。
“各位,八十年代已经成为历史,我们星辰厂也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秦奋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过每一位与会者,“今天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大家对我们厂未来几年发展的看法和建议。九十年代,我们应该怎么走?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应该抓住哪些机遇?又该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
王建军率先发言,他的声音依旧洪亮:“秦厂长,我觉得我们首先还是要立足根本,把我们的主打产品——工具机和精密模具做得更精、更强。市场对高质量机床和模具的需求肯定是越来越大的。去年我们搞管理升级,产品质量上去了,订单也跟着来了,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孙建国接过话茬:“建军说得对。在技术层面,我们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星辰一号A型’。我跟钱工商量过了,今年我们要重点攻关几个方向:一是提升现有工具机的自动化水平,比如开发简易的数控系统;二是研发更高精度的磨床和镗床,填补市场空白;三是针对一些特殊行业的需求,开发专用机床。模具方面,也要向大型化、精密化、复杂化方向发展。”
钱保国补充道:“是的,秦厂长。特别是数控技术,这是未来机床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我们目前的技术积累还比较薄弱,但可以先从引进、消化、吸收开始,逐步培养自己的研发能力。我了解到,国内已经有一些研究所在这方面取得了进展,我们可以寻求合作。”他眼中闪烁着对新技术的渴望。
高建华作为精密模具车间的负责人,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模具这块,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家电行业、汽车行业,对模具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且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现在虽然能做一些中等难度的模具,但离那些高精尖的进口模具还有差距。我希望能引进更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检测仪器,也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去外面学习交流。”
周雅芳则从财务和经营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建议:“秦厂长,随着我们业务的拓展和规模的扩大,资金需求也会越来越大。我建议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与银行的合作,争取更多的信贷支持。同时,也要继续强化内部成本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也是重中之重,特别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端人才。”
刘小虎作为销售负责人,对市场变化最为敏感:“秦厂长,我感觉随着经济的复苏,市场需求正在逐步回暖。沪市那家进出口公司对我们的产品非常满意,已经追加了订单,并且开始向一些东南亚国家推介我们的产品。我觉得,我们除了深耕国内市场,也要开始有意识地布局海外市场了。广交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应该争取每年都去参加。”
听着大家的发言,秦奋不时点头,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要点。他欣慰地看到,经过一年多的磨合和锻炼,这个核心团队已经初步形成,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为工厂的发展出谋划策。
“大家说得都很好,很有见地。”秦奋总结道,“九十年代,对我们星辰厂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我的初步想法是,未来三到五年,我们要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他站起身,走到战略构想图前,用教鞭指点着:
“第一,技术立厂,创新驱动。我们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确保每年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5%。重点突破数控技术、精密加工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力争在三到五年内,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型数控机床和高精度专用设备,成为国内细分市场的技术领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