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四季风味巡礼,烟火人间续温情
林阳和苏瑶的小吃摊前立起了“四季美食长廊”的木架,晨雾中挂着的玉米串和辣椒串微微晃动。系统提示音伴着蒸笼蒸汽响起:“‘四季风味传承’任务启动,需完成春夏秋冬四季代表性美食各两道,解锁‘时令食材保鲜技术’,奖励‘美食节气文化展’举办权。”林阳擦着祖传的铜锅笑道:“今天让食客一口尝遍四季轮转的味道。”
春之鲜:青团艾草香与香椿炒鸡蛋
江南青团
林阳跟着江南阿婆学做春日第一口鲜。食材比例严格把控:糯米粉400克、粘米粉100克(增加口感)、新鲜艾草300克、豆沙馅250克、白糖50克、黄油20克(替代猪油更健康)。
1. 艾草摘洗干净,入沸水焯1分钟(加半勺小苏打保持翠绿),捞出过凉水挤干,切碎后加150毫升温水打成泥。
2. 糯米粉+粘米粉+白糖混合,倒入艾草泥揉成光滑面团,加黄油揉匀防粘,盖湿布醒20分钟。
3. 面团分40克小剂子,掌心搓圆按扁,包入20克豆沙馅,收口搓圆,底部垫油纸防粘。
4. 蒸锅上汽后放入青团,中火蒸8分钟,出锅刷一层薄油锁住水分。林阳创新做了咸口肉松馅,满足不同口味。
一位穿汉服的姑娘咬开青团,艾草香四溢:“这青团软fufu的!艾草味清香不冲,豆沙馅甜而不腻,肉松馅咸香够味,比苏州老字号的还清爽,春天吃太治愈了!”林阳边包青团边说:“艾草要选带露水的嫩尖,焯水去苦涩,糯米粉和粘米粉7:3才不粘牙,蒸后刷油是保持翠绿的关键。”
香椿炒鸡蛋
苏瑶制作的香椿炒鸡蛋带着春日独有的辛香。食材比例:新鲜香椿200克、鸡蛋4个、盐5克、食用油30毫升。
1. 香椿摘去老根,洗净后入沸水焯30秒(去除亚硝酸盐),捞出过凉水挤干,切成碎末。
2. 鸡蛋打入碗中,加香椿末、盐搅匀,筷子要朝一个方向搅出泡沫。
3. 锅中倒油烧至七成热,倒入蛋液,待底部凝固后用铲子推散,炒至金黄蓬松即可。林阳加了少许白胡椒粉,提升鲜味层次。
一位北京阿姨夹起鸡蛋:“这香椿够嫩!鸡蛋炒得蓬松,香椿香味浓,胡椒味提鲜,没焯过头保持了辛香,跟我家院里摘的香椿一个味,春天就得吃这口!”苏瑶笑着说:“香椿焯水时间别太长,不然软塌没味;鸡蛋要多搅出泡沫才蓬松,热油快炒锁住香味。”
夏之凉:四川凉糕与广东荔枝菌冬瓜汤
正午的阳光晒得石板发烫,林阳的凉糕刚脱模就被食客围住,苏瑶的冬瓜汤已炖得清亮。
四川凉糕
林阳的凉糕滑嫩解暑。食材比例:凉糕粉100克(可用豌豆淀粉替代)、清水600毫升(粉:水=1:6)、红糖150克、清水100毫升(熬糖浆用)。
1. 凉糕粉加200毫升冷水搅匀至无颗粒;锅中加400毫升清水烧开,倒入粉浆边倒边搅拌。
2. 小火煮3分钟至浓稠冒泡,倒入刷油的模具,放凉后冷藏1小时至凝固。
3. 红糖加清水熬成浓稠糖浆,凉糕脱模后淋糖浆,可加花生碎、葡萄干。林阳加了薄荷水,更添清凉。
一位重庆小哥吸着凉糕:“这凉糕滑得像果冻!红糖浆甜而不齁,薄荷水清爽,花生碎香,跟磁器口的老字号一样地道,夏天吃一口凉到心里!”林阳笑着说:“粉浆要边煮边搅防结块,冷藏后更Q弹,红糖浆要熬出拉丝状才够味。”
荔枝菌冬瓜汤
苏瑶的冬瓜汤鲜掉眉毛。食材比例:荔枝菌200克(可用平菇替代)、冬瓜300克、瘦肉100克、姜片10克、葱花5克、盐5克、香油3毫升。
1. 荔枝菌洗净撕小块,冬瓜去皮切薄片,瘦肉切片用生抽腌10分钟。
2. 锅中加水烧开,放姜片、冬瓜片煮5分钟,加荔枝菌、瘦肉片煮3分钟至肉片变色。
3. 加盐调味,撒葱花,滴香油即可。林阳加了少许枸杞,增加营养和色泽。
一位广东阿婆喝着汤:“这汤清甜味鲜!荔枝菌嫩,冬瓜清热,瘦肉不柴,夏天喝太舒服了,比我煲的还鲜,没放味精全是食材本味!”苏瑶解释:“荔枝菌要选带泥的新鲜货,冬瓜切薄才易熟,瘦肉最后放才嫩,水开后小火慢煮保留鲜味。”
秋之丰:阳澄湖大闸蟹与西安柿子饼
傍晚的摊位飘着蟹香,林阳正给大闸蟹绑棉线,苏瑶的柿子饼在油锅里滋滋作响。
清蒸大闸蟹
林阳蒸的大闸蟹膏满黄肥。食材准备:阳澄湖大闸蟹4只(雌雄各半)、姜片20克、葱段20克、料酒30毫升、紫苏叶5克(去腥)。
1. 大闸蟹用牙刷洗净腹部和钳子,绳子不要解开(防止蟹黄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