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翼 作品

第782章 四季风味巡礼,烟火人间续温情(第2页)

2. 蒸锅底部铺姜片、葱段、紫苏叶,倒入料酒,放上蒸架,大闸蟹腹部朝上放好。

3. 大火烧开后蒸15分钟(三两以下蒸12分钟,三两以上蒸15分钟),关火焖3分钟。林阳搭配了姜醋汁(姜末+香醋+白糖)解腻。

一位上海大叔掰开螃蟹:“这蟹膏太满了!黄多油香,肉质鲜甜,紫苏叶去腥恰到好处,姜醋汁酸甜解腻,跟阳澄湖现捞的一样鲜,蒸的时间刚刚好不老!”林阳笑着说:“蒸蟹要冷水上锅还是热水?其实水开后放蟹,蒸的时间按重量算,腹部朝上蟹黄不流,焖3分钟更入味。”

西安柿子饼

苏瑶的柿子饼外酥里软。食材比例:临潼火晶柿子500克(熟透)、面粉200克、食用油500毫升(实耗50毫升)、白糖30克(可选)。

1. 柿子去皮,用勺子压成泥,加入面粉揉成光滑面团(不加水),醒15分钟。

2. 面团分30克小剂子,搓圆按扁,包入白糖馅(可不包),压成圆饼。

3. 锅中倒油烧至六成热,放入柿子饼,小火慢炸至两面金黄鼓起,捞出控油。林阳在面团中加了少许白芝麻,增加香味。

一位西安阿姨咬开柿子饼:“这饼甜糯不粘牙!柿子味浓,外皮酥,里面软,芝麻香,跟回民街的一样正宗,不用加糖就够甜,火晶柿子选对了!”苏瑶笑着说:“柿子要选软到能吸着吃的火晶柿,面粉加至不粘手即可,炸时小火慢炸才外酥里嫩不焦。”

冬之暖:东北酸菜白肉锅与广州萝卜牛腩

冬夜的寒风中,林阳的酸菜锅咕嘟冒泡,苏瑶的牛腩在砂锅里散发酱香。

东北酸菜白肉锅

林阳的酸菜锅暖身驱寒。食材比例:东北酸菜500克、带皮五花肉300克、血肠200克、冻豆腐200克、粉丝100克,调料有姜30克、葱30克、八角2颗、盐6克、白胡椒粉3克。

1. 五花肉冷水下锅焯水,撇浮沫后煮20分钟至八成熟,捞出切片;酸菜挤干水分切丝,用清水淘洗两遍去涩。

2. 砂锅中放姜片、葱段、八角,加煮肉的原汤,放入五花肉片煮10分钟,加酸菜丝煮20分钟。

3. 放入冻豆腐、粉丝煮10分钟,加盐、白胡椒粉,最后放血肠煮5分钟,撒葱花。林阳加了冻梨片,增加酸甜解腻。

一位东北大爷喝着汤:“这酸菜酸得正!白肉肥而不腻,血肠嫩,冻豆腐吸满汤,冬天喝这锅浑身热,冻梨片加得妙,解腻又爽口,比家里炖的还香!”林阳边添汤边说:“酸菜要腌足45天,焯水后淘洗去涩,白肉煮八分熟最嫩,血肠最后放才不碎,原汤煮才够味。”

广州萝卜牛腩

苏瑶的萝卜牛腩酱香浓郁。食材比例:牛腩500克、白萝卜500克、姜片30克、葱段20克、八角2克、桂皮1小段、香叶2片、生抽30毫升、老抽10毫升、料酒20毫升、冰糖20克、盐5克。

1. 牛腩切大块焯水,撇浮沫后捞出;白萝卜切滚刀块,焯水去涩。

2. 锅中倒油,炒香姜片、葱段、八角、桂皮、香叶,放牛腩翻炒至表面微黄。

3. 加生抽、老抽、料酒、冰糖炒出香味,加开水没过牛腩,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1.5小时。

4. 放入白萝卜,继续炖30分钟至牛腩软烂,加盐调味。林阳加了少许陈皮,解腻增香。

一位广州阿叔夹起牛腩:“这牛腩炖得够烂!萝卜吸满肉香,酱香浓郁不咸,陈皮味解腻,跟我常去的老字号味道一样,冬天吃暖乎乎的,萝卜比肉还好吃!”苏瑶笑着说:“牛腩选带筋的部位,焯水后用温水洗,炖时加开水不柴,萝卜晚放才不烂,小火慢炖才入味。”

尾声:四季轮回的加分项

收摊时,系统提示音响起:“恭喜完成‘四季风味传承’任务!解锁‘时令食材保鲜技术’,获得‘美食节气文化展’举办权,额外加分:‘四季味道守护人’称号!”

林阳和苏瑶正打包剩下的柿子饼,一位背着相机的摄影师走过来说:“你们把四季都装进了美食里!每个节气的味道都做得这么地道,太有仪式感了!”林阳递给他一只螃蟹:“明天来拍节气展,我们做清明粿和立夏饭。”

这时,几个孩子举着“四季美食打卡卡”跑来:“哥哥姐姐,冬天的羊肉汤什么时候再做呀?”苏瑶笑着摸摸他们的头:“等初雪那天,我们煮羊肉汤配糖蒜。”

月光下,木架上的玉米串轻轻摇晃,林阳知道,系统加分的真正意义,不是解锁多少技术,而是让每个季节的味道,都能温暖着寻常日子。他们的美食之路,永远在四季轮回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