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天下 作品

童年37(第2页)

俗话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苟三的妈让二嫂骂得哑口无言,呆在屋里不敢出来。

回家后,二嫂让二哥把井加了盖子,不用时就盖住锁上,她怕苟三的妈把什么东西扔到他的家井里。其实苟三妈属于胡搅蛮缠,软的欺,硬的怕。真要干点什么大事,她还真就没那个胆。

苟三也遗传了他妈欺软怕硬的缺点,见到比他小的孩子就想欺负欺负,遇到比他大的、强壮的吓得躲,躲不开就奉承。可既然想揍他,奉承也没有用,所以他没少欺负别人,也没少挨揍。

最有代表的莫过于苟三欺负高超,再被哥哥高磊揍。

苟三比高超大三岁,比哥哥小一岁,个子比高超高,但瘦。哥哥也不高,但哥哥壮实。小孩子打架讲究的就是一寸长一寸强,一分胖一分壮,赢在身体与气势,输在年龄与胆识。苟三经常在放学时瞅哥哥不在高超身边时截住他,质问高超为何骂他大姐二姐傻。说他大姐二姐傻,他更傻,打高超那么多次理由也不换一个。

“我啥时候骂你姐了,你听谁说的?”

“你别管听谁说的,你就说你骂没骂。”

“我没骂。”说完高超就要走,那苟三岂能让他随便走开,从后面直接把高超按在地上,或是用拳头打几下或是用脚照屁股踹几下,高超哪能吃这个亏,马上就哭了起来,大喊道:“苟三,你欺负人,我回家告我妈找你家去,呜……”

小孩子打架有一个特点,只要有一方哭了,那另一方就认为得胜,便不再打。

那苟三无非就是挨了别人的打,想找个人来欺负欺负而已,而高超就是当时最合适的人选,至于他姐傻与不傻的问题,根本不是理由。苟三打高超不是一次两次,妈妈找他家也找得麻烦,就直接告诉哥哥:“见到苟三,揍就是了。”这一点也不用妈妈教,只要高超受欺负了,哥哥肯定是要打回来的。

那天,哥哥就站在路中间等着他,苟三远远地看见了,知道躲不过去,忙满脸堆笑地迎上来说:“大哥,你在这干啥呢?等谁呢?等老弟呢吗?”

“我就等你呢,你为啥打小龙?”

“大哥,我没打他呀,是不是老弟回家撒谎了?那天是刘波打的老弟,我也在场,老弟记错了,说错了吧?”

“你少者了(者同遮,掩盖的意思,或者有转移话题的意思),就你打的,我今天就揍你,给小龙出气。”

然后把他一顿揍,肯定比苟三打高超打得要狠,不是苟三哭了就停,而是打累了再停。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末了苟三又挨刘波一顿揍,因为他诬赖刘波打的高超,让人家知道了。

那次路上他又劫道,都已经不念书了,为了打高超还专门到路上等着。高超也都六年级了,也长大了些,胆子也比以前大了,心想我跟你试试,还不一定谁打得过谁呢。就冲了上去,和他对打起来,可毕竟打不过。虽然打不过也把他忙活的够呛,情急之下他拿了一根树枝子向高超扎来,高超用手一挡,树枝子的刺扎到了高超的手掌里,一条细细的长长的口子,血流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