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883章 走向世界

新书《万历:朕成了暴君》已上传签约,恳请老朋友多多支持。

………………………………………………………………………

虽然向外输出了几十万的孟加拉人,但也迁徙了差不多数量的移民。

海外占领地的人口交换,一直在进行,也是调整改变人口结构的有效办法。

缅族、越族、马来人、高棉人,当然也少不了汉人。

现在,最早纳入大明版图的缅甸,明人已经占多数。

西南少数民族更是大量涌入,使得云南也日益稳定。

原来的土司作乱,早已不是朝廷要头痛的问题。

正因为总人口数基本保持不变,又经过扩充训练,孟加拉已经拥有十万大军。

这样的实力,也不畏惧莫卧儿帝国的反攻。

但总督陈进才还是禀承皇帝的意旨,稳步扩张,并对各土邦进行拉拢、挑拔和分化。

莫卧儿帝国将逐渐成为一棵内部被蛀空的大树,时机一到,推之即倒。

与莫卧儿帝国广阔的疆域,众多的民族,错综复杂的宗教不同,倭国迎来了末日。

伐倭之战已经过去了十年,九州、四国等岛已经稳固统治。

倭人归化同化的热情和速度超乎预期,十年已经差不多是一代人的时间。

倭人积极融入大明,以成为明人为荣,全力消除身上异族的特征和习惯。

原因很简单,除了极少数倭人的利益受损,多数倭人都得到了好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

倭人如此服顺,是出乎黄立的预料的,尽管他也有所预期。

海外占领地的总督是最为乐见的,上奏请求放宽对迁徙的倭人的限制。

比如征兵,试行之后,效果不错。

由倭人农民组织训练的军队,肯听号令,又敢冲敢打。

不管是镇压土著,还是开疆拓土,都甚是得力。

眼见着倭人已经基本归化,离同化也不远,黄立才允许各地总督适当地放宽政策。

九州、四国两岛的倭人也接受了大明的统治,人口大量迁徙,土地紧张状况缓解,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

现在,九州和四国两岛上已经看不到一个倭文,找不到一本倭人书籍,也听不到一句倭语。

建筑风格也在十年内大为改变,旧的建筑不断腐朽消失,新建筑则全是明制。

如此干净彻底地消灭其历史和文化传统,对于倭人的归化同化,得到了巨大的作用。

甚至于,两岛上的倭人已经很难看出原来的民族特征。

对此,黄立十分欣慰,认为顶多再有二十年,年轻一代的倭人,会把自己的祖宗都忘了。

而德川幕府在本州岛的统治却是岌岌可危,明军发动,自然也是看到了机会。

背着战争赔款,海贸也被大明控制,德川幕府要维持运转,就只剩下加税。

不断提高的赋税使普通倭人生活困苦,怨恨升腾,十年内已经爆发了数次起义。

德川幕府倒是反抗过大明两三次,自觉武备有所提升,可被明军海陆齐发,打得屁滚尿流。

明国海军在本州岛四处登陆,抢掠钱财人口,焚烧城镇建筑,毫不留情地予以严惩。

有大名既怕明军烧杀,又怕幕府事后治罪,索性投降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