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独霸亚洲
新书《万历:朕成了暴君》已上传签约,恳请老朋友多多支持。 ………………………………………………………………………
在战争中,明军抓到了大量的俘虏,其中不乏战区的平民百姓。
反正马打蓝苏丹国也不会甄别谁是叛军,只要达到他们的目的,能维持苏丹的的地位和统治。
其实,封建领主差不多都是这个德行。
什么领土,什么民族,都比不过自家的私利。
哪怕是傀儡,如果不得不当,也不会拒绝。
征服爪哇,并最终改变人口结构,哪怕是几十年,也是坚定不移的目标。
而且,这是每个要划进大明版图的占领地,都要完成的任务。
俘虏被分别押送至澳洲、婆罗洲、吕宋和登嘉省,青壮成为奴工,妇女和孩童则将归化同化。
这既有助于占领地的开发建设,又能增加人口数量。
至于奴工的将来,还要看他们自己的表现。但苦力的命运,却将至少持续十几年。
这还要看各地官府的态度,奴工干得死,榨干最后价值,也由得他们。
黄立不会干预,但他的态度影响很大。
就像用猴子来篾称某些地方土著,官员们自然不会对那些土著过于宽大。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黄立在后世只能是咬牙痛恨,现在有了机会,自然要报仇雪恨。
不要说什么现在是无辜,民族的劣根性是根深蒂固,难以彻底消除了。
而法荷战争还在持续,使得将荷兰东印度公司驱逐出亚洲的明军,有了休整稳固的时间。
法国海军名将迪凯纳率领的法国舰队,在“奥古斯塔海战”中战胜了西班牙和荷兰的联合舰队。
荷兰“海神”吕泰尔阵亡,荷兰因此丧失了西地中海制海权。
其实,法国海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实力已经突飞猛进,财政大臣与经济天才柯尔贝尔功不可没。
首先,柯尔贝尔将原已不再发挥作用的法国各主要港口重新启用。
其次,他向造船强国荷兰和瑞典采购了一批优质舰艇以充实法国海军。
更重要的是,支持重商主义的柯尔贝尔在海军建设方面,也有了更多新的举措。
他从荷兰、挪威两国招来大批优秀造船工匠,在法国开设了一系列造舰课程。
此外他还将造船厂和铸炮厂一律国有化,并在罗什福尔与土伦两地重新修建了军火仓库,以储存战略物资。
1661年时,海军仅仅拥有三十艘战舰,其中只有三艘配有超过六十门火炮,
而到了1666年时,战舰数量与质量均大幅增长。
此时的法国,已经拥有70艘战舰,其中包括50艘风帆战列舰。
次年,法国海军单从规模上,就已超越了当时的海洋霸主荷兰。
到了1671年,法国舰船数量更是增加到令人咋舌的196艘。
就这样,法国舰队已不再是当年还需从外借船作战、打不下吉杰勒港海盗的羸弱海军了。
不过,仅仅凭规模大小还不足以证明一支军队真正的战斗力。
法国海军需要一场战斗来证明自己,“奥古斯塔海战”则是一战成名。
但荷兰遭到沉重打击的,还有法国的关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