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861章 俄人惨败(第2页)

火炮渐渐停止了轰鸣,并不是弹药用尽,而是需要降温休息。

几十米长的城墙已经千疮百孔,离最后的被完全摧毁,已经只剩下几轮炮轰。

城内不少俄人被炸死伤伤,一些房屋被炸塌,并引起了烟火。好在不是灌了火油的爆燃弹,火势不大,没有蔓延。

弗拉索夫赶忙派人打着白旗,出城与明军谈判。希望在城破之前,还有一点讨价还价的资本。

但很快,使者便被打发回来。除了无条件投降,明军不接受任何附加条件。

如果顽抗到底,作为惩罚,尼布楚的所有俄人都将被处死。

消息很快在城内传开,引起了城内俄人的分化。

一部分俄人认为要继续坚守,城墙破了,还能与入城的敌人进行战斗。

另一部分俄人则认为败局已定,现在投降,还能保住性命。

还有一部分俄人则要趁敌未攻进来,赶紧从城外没有敌人的方向突围出去。

“人心乱了,败得会更惨。”弗拉索夫心中悲哀,知道唯一的希望,那就是团结对敌已经化为泡影。

人心各异,等到城破时,只能是分崩离析。肯定有人投降,有人出城逃跑,继续战斗的又有多少?

虽然他是督军,但城内俄人并不会全听他的。即便是军职人员,在生命攸关之时,也只会考虑自己的生死和利益。

弗拉索夫没想到明军如此绝决,一点宽待的机会都不给。

携带武器和钱财撤离,或许有些过分。那啥也不要,只带点吃食离开,行不行呢?

没等俄人商量出结果,众口难调,也肯定不会有统一的意见。

城外的火炮又开始了轰击,更多的炮弹落进城内,炸得俄人心惊胆战,也不再争吵,四散而去。

大人叫,孩子哭,城内已经是一片混乱。很多俄人拖家带口,带着易携的财产,仓惶向北面赶去。

街道上或是冒着青烟的弹坑,或是被丢弃的杂物,还不时看到滩滩的血迹,一片的狼籍。

“再出城与明军谈判,交出所有武器和财产,请容许我们撤离尼布楚。”弗拉索夫收回目光,做出了决定,也只是聊胜于无。

他知道,拖延下去也是于事无补。会有俄人出城逃跑,也会有俄人出城向明军投降,失败不可避免。

而弃械撤离,其实是把生命寄托在明军的诚信守诺上。如果明军反悔,赤手空拳的俄人毫无抵抗之力。

显然,失败比弗拉索夫想象的还要更快。一批俄人强行开了城门,背着包袱,带着吃食,狼狈地逃窜而去。

围三阙一所产生的心理效应,此时终于发挥了作用。有了带头者,也彻底扰乱了军心,更多的俄人加入了逃跑的行列。

萨布素勒住马头,安抚了躁动的战马。他举起望远镜,瞭望着远处逃跑的俄人。

绝不轻易放过,绝不轻言宽恕,这是此次作战的宗旨。一定要给俄人最深刻的教训,让他们为欠下的血债付出应有的代价。

对于仓惶逃跑的俄人,骑兵的随后追击,将成为一面倒的屠杀。

“投降或灭亡,只有这两种选择。”巴海正面对着出城的俄人使者,冷酷地给出了答复。

巴海逼视着使者,沉声警告道:“这是最后的机会,如果失去,我军将再不受降,一定会杀光城中所有俄人。”

“尼布楚是大明的领土,你们是侵略者,烧杀抢掠欠下累累血债,还想着全身而退?真是可笑之极。”

俄人使者还想争辩尼布楚的归属,巴海已经不耐烦地挥手,命士兵将其押走放回。

抬头看着冒着黑烟的城寨,胜利者颐指气使的畅快感,让巴海长出了一口气。

毫无还手之力,只是炮轰,便能够破城。这还是明军有所克制,没有把尼布楚城付之一炬。

“沙俄一定会报复,但将来也还会是这样的战斗。无论是兵力,还是火力,优势都在于己军。”

巴海已经在想着胜利

回师后,便马上开始招募训练新兵。

按照估算,沙俄得到消息,再派兵前来,最早也差不多是秋末初冬。

冬季不能用兵,那就是在明年春暖花开之后,会再与俄人展开一场更大规模的作战。

有三千六百的兵力,可保雅克萨不失。如果调来的俄兵不多,明军还会主动出击,再攻尼布楚。

而随着黑龙江省的移民开发,再加上朝廷和辽东官府的大力支持,粮弹物资可能会支撑更多的军队。

在更长远的计划中,黑龙江省在三年内要达到一镇的驻军,才具备进军西伯利亚的条件。

火炮再次停止轰击,更多的俄人出城逃跑。显然,明军没有马上拦截追击,给了他们侥幸的心理。

但这个希望随着一部明军火枪兵开始行动,做出封锁截击的动作,俄人终于要面临最后的选择。

城墙已经被轰开了缺口,明军在整队列阵,准备进攻。

火炮向两侧分散开来,准备压制未坍塌城墙上的俄人,为进攻部队提供火力掩护。

弗拉索夫没有选择投降,也没有继续顽抗到底。他组织起了残留的军队,保护着俄人冲出了北门,加入到了狼狈逃窜的行列。

封锁截击的明军虽然没有完全切断俄人的逃路,但逃跑的俄人已经进入了线膛枪的射程。

枪声如爆豆般响了起来,明军拉长了线列,向着俄人猛烈射击。

惨叫哀嚎声不绝于耳,不断有俄人被击中倒地。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在无差别的射击下,生命都是一样的脆弱卑微。

少量的俄军在开枪还击,但武器性能上的差距,使他们的抵搞显得既徒劳,又微弱。

各部明军都加快了行动,在跑步前进,有的冲入城中,有的配合友军,对俄人形成夹击拦截。

轰隆隆的马蹄声响了起来,萨布素率领数百骑兵,绕过城外的俄人,向着远方追杀而去。

他们发动了最后的进攻,也断掉了俄人最后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