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倭人的跪舔,尼布楚
紫禁城内,岁月静好。
虽然黄立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科研,但还是有了更多的清闲时间,陪伴家人,游园玩水。
同样的,大明本土也越来越远离了战争的威胁。
老百姓在努力地劳作,在努力地生活,生活条件也在呈现着能够肉眼所见的改变。
比如家里养上两只鸡,能不时吃上鸡蛋,逢年过节能买上块猪肉,汤菜里多了油星等等。
更有先富裕起来的家庭,翻盖了房屋,购买了牛马,干起了副业,享受着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
主要是赋税的宽松,丁税的废除,以及鼓励和提倡妇女参加工作,以及其它福利保障上的政策措施。
当然,老百姓的满足还是相比较而言。在黄立看来,温饱只是开始,十年之内达到小康,才算是盛世来临。
尽管小冰河期还将持续二十多年,但有力的应对措施,高效的行政效率,久乱思定的普遍心理,使得社会秩序空前稳定。
这其中,充裕的钱粮成为了最关键的因素。对外的扩张掠夺,更是功不可没。
有钱好办事,话糙理不糙,确实为大明重新崛起插上了翅膀,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完成了恢复重建。
没有钱粮,怎么进行移民,又怎么安置?路上的吃住,垦荒耕种到收获的空白期,都需要大量的钱粮才能进行。
还有大量的基础设施的修建,虽然很多都是以工代赈,但也需要钱粮来推动实施。
同样,军队的建设,武器弹药的保证,海军的扩充,更是庞大的开支。
但反过来,强大的军队又为大明帝国抢掠了巨量的财富,占领了广阔的土地,能持续地为大明提供发展动力。
总而言之,皇帝的思路和手段,令人瞠目,也令人钦佩,更令人深思。
可以说,现在的内阁官员,是在巨大的冲下,不得不改变思维,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才能跟上皇帝的脚步。
不仅是官员们在接触着新事物,接受着新思想。
报纸的发行,图书馆的建立,有关世界各国历史的书籍,使越来越多的大明子民,都接受着冲击,甚至是在改变着自己的观念。
原来西班牙只有两百来万人口,却靠着四下掠夺和殖民统治,曾建立起一个日不落的帝国。
原来面积有两百万多平方公里,人口接近一千万的印加帝国。竟然因为内乱和落后,被几百西班牙人给灭亡了。
还有几百西班牙人占据吕宋,对华人进行了两次大屠杀,死者数万之多。
触目惊心的历史,最能让人警醒;血的教训,也能让人牢记不忘。
反观大明,人口亿兆,不也被百万来人的鞑虏所灭亡,所统治。如果不是天眷神佑的皇帝,现在还是遍地腥膻。
对于国际历史知识,年轻人更为热衷,能极大地开阔眼界。也是考核官吏的内容之一,必须要熟读熟记。
中老年人对此不太感兴趣,但黄立也没指望他们。从小学开始就教授历史,小学毕业也知道了大概。
也就是说,十几年之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就不是闭塞而无知,僵化而迂腐。
他们的知识,他们的眼界,他们的思维,会使大明产生更显著的变化。
再过上二三十年,黄立觉得就不用担心有人能开历史的倒车。
越是开放,越是在世界上参与竞争,就越能培养出适应世界发展潮流的人才,越有睁眼看世界的思维和行动。
就是现在,大明的官吏也有了更多的主观能动性,能通过所见所闻,得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哪怕是与皇帝的有些出入,也敢于上报,请求批准。
这些官吏多是海外任职,比如吕宋总督冯建,就对移民过去的倭人百姓表示相当的满意。
他通过自己的观察,以及下面官吏的报告,认为这些倭人百姓原来的生活很是艰难。
在初到他乡的惶恐过后,这些倭人便为能耕种大片的田地,并能吃饱肚子而感到振奋和激动。
总督府实施的入籍优待政策,更为倭人所接受,并以充满热情的态度去改造自己,希望尽快拿到大明国籍。
由此可以判断,这些倭人并不怀念原来在倭岛的生活,对于倭皇和幕府,也没有什么感情。
所以,对于倭人的改造时间,完全可以缩短,条件也可以降低。
只要会说比较流利的汉话,并宣誓效忠大明帝国,愿意以生命来保卫大明帝国,似乎就可以让倭人进入入籍的考察阶段。
其实,冯建主要是想扩充军队,而在他看来服顺的倭人,可以作为招募的目标。
“倭人这般容易改造?”黄立对此表示疑惑。
尽管对于最后的结果,他毫不怀疑。但时间这么短,倭人就心向大明,他不太敢确定。
历史上,珍珠港事变后,美丽国就把日裔公民全部关进集中营,并没收他们的财产,防备他们成为间谍来搞破坏。
可这些已经加入美丽国国籍的日本人,非但没有激烈的反抗,反倒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爱国热情,是爱美
丽国。
他们每天早上升美丽国国旗,唱美国国歌,表现得比美国人还爱美国。
而且,他们认为所承受的巨大不公正是美国对他们的考验,只要度过此关,将获得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
在战争进行时,由于美军需要更多的人力,开始考虑从日裔美国人中征兵充当战斗力。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被视为“敌国侨民”的日本人表现出了惊人的参军热情。
日裔参军的热情让美丽国总统都感到震惊,估计也吓了一大跳。
最终,一万四千名日裔表达了参加美军的愿望,这几乎代表了所有年轻的男性。
为了证明对美国的忠诚,由日本人组成的步兵团在战斗中表现出色,成为欧洲战场上最具战斗力的部队之一。
更有意思的是,当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传到华盛顿时。日裔比其他任何群体更加愤怒,并纷纷表示愿意参军对日本作战。
这种跪舔的性格,其实并不意外。以前如此,将来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