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852章 占领与征服,人口结构必须变(第2页)

有大量的可耕土地发展农业,有工业基地所需的资源,还有沿海的港口,各项要素全部具备。

将近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比大明的四川省还大,与法国差不多。

总督陈进才上了奏疏,并得到了皇帝的批准,暂时停止扩张,开始消化和稳固新占地方。

尽管相对于莫卧儿王国四百五六十万的面积,大明帝国只占了其中八分之一,但过快的扩张,很容易导致统治根基不稳。

现在还不是莫卧儿王国后期的衰落状态,明军还要做好与其展开一场大战的准备。

所以,面积小点没关系,反倒是兵力能够集中。

只有击败了莫卧儿王国的军队主力,使其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才是大肆占领吞并的时候。

何况,从皇帝到总督,已经改变了在印度次大陆侵略扩张的思维和策略。

现在占领的地方将是永久占领地,也就是大明帝国的领土。以后则视各土邦的情况,尽管采取间接统治的方式。

人口太多,还有乱七八糟的宗教,是征服印度的最大障碍。没错,占领和征服是两个概念,也是两种思路的对待。

能够改变人口结构的富庶地区,大明帝国还会去吞并。

宗教复杂、人口太多的地方,便象英国佬那样进行殖民统治,扶持傀儡为大明提供钱财和资源。

“如万岁所言,这样的地方,终归难以成为大明领土,强行统治,也不过是埋下隐患而已。”

总督陈进才放下文件,揉了揉有些酸痛的眼睛,才微眯着看向窗外,露出淡淡的微笑。

窗户已经换上了透明玻璃,这是新建的玻璃厂制造出来的,正在逐步地推广安装。

能换上玻璃窗的,当然首先是总督府及各处政府办公场所,以及非富即贵的人家和各家商铺。

玻璃窖在不断增加,产量也在不断增长,安装的地方也是越来越多。

还有新建的两个水泥厂,也投产使用。港口码头、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的用量很大,也促进了水泥厂的扩大增产。

正因为要成为大明的领土,朝廷才会如此扶持,也允许总督府进行大力的投入。

当然,玻璃和水泥,都是能够赚钱的产业。

尽管在初期,基本上都是官府在购买使用。但随着应用的普及,价格的降低,作为新建筑材料,民间的用量也是极为可观。

钢筋水泥的时代刚刚拉开帷幕,对于黄立来说,只有大力地推动。

新型材料也意味着建造技术的提高或升级,在他的预期中,不久的将来,跨江跨河的大桥将不断出现。

而他能看到眼中的民间房屋建筑,也将变成水泥钢筋预制板的楼房。宽阔坚实的水泥路将通到村屯,铺到各家各户的门前。

陈进才想不到这么远,却也看到了水泥玻璃的用途之广。

从茅草房到砖瓦房,再到钢筋水泥结构的建筑,不过是一次次的进步和更新换代罢了。

在他看来,如果老百姓家的房屋也能用上钢筋水泥,门窗镶上玻璃,就代表着生活水平的提升。

如果用温饱和小康来作为生活水平阶段性标志的话,那就应该是达到了小康水平。

陈进才走到窗前,推开窗户,任清冷的风吹在脸上,四下眺望着城市的景色。

统治稳固的原因是百姓没有饥饿之苦,总督府的施政比较仁慈,使孟加拉普通民众少了赋税,也减轻了负担。

但陈进才却得到过皇帝的告诫和提醒,那就是时间长了之后,会有民族主义的崛起。

这个时间可能是上百年,也可能是几百年。但不管长短,总会发生。

对于皇帝的指示,陈进才保持着一贯的坚信,也将坚定不移地实施各种策略和手段。

所以,他收起了有些骄傲的情绪,并不以统治稳固为满足,对于孟加拉的人口结构,也开始进行调整。

但凡有违法犯罪的孟加拉人,阖家流放到婆罗洲;加征人口税,遏制孟加拉的人口增长。

以后还会实施更加快速的计划,那就是移民,移民地区将是由孟加拉佣兵打下来并占领的土邦。

一方面减少孟加拉人口的数量,一方面增加外来移民。驯服并同化的缅人、越人,最欢迎的则是大明子民。

大明子民自然包括了汉人,以及本土的各个民族,最主要是云南的土司。从云南到缅甸,再从缅甸到孟加拉。

“非是短期之功啊,二三十年,五六十年?”陈进才看到了街道上走动的行人的衣服,微微眯了下眼睛。

还有孟加拉民族的服饰,而且不少,这确实让他有些明白了万岁的担心。

归化同化已经着手进行,但这毕竟需要时间,最好是从娃娃抓起。也就是说,可能需要一代人之后才能看出显著的效果。

最麻烦的还是宗教,强硬手段可能造成动乱,任其发展又是隐患重重。

再往深里想,也不是换上大明的服装,说着汉话,写着汉字,就是真正可靠的明人。

“果然还是需要改变人口结构,才能使之成为大明帝国的稳固领土。”

陈进才若有所思,轻轻拍了拍窗棂,提醒自己不能因为孟加拉人的服顺而放松警惕。

皇帝提出了很多办法和手段,却也没给他定下什么期限。

但陈进才却想在万岁的有生之年,看到孟加拉成为大明稳固的领土之一。

如果从现在开始算,新生的一代都接受大明的系统教育,再过二十年就是第二代。

还不彻底的话,就是四十年后的第三代。

“四十年太久,三十年完成任务,为万岁分忧,为大明奠定万世不拔之基。”

陈进才的目光变得凌厉,街道上的花花绿绿服装,似乎刺痛了他的眼睛。

同化只是其中之一的手段,不断地迁徙,向外疏散孟加拉人,向内增加大明子民。

甚至还有更激烈的手段,虽然不是陈进才所希望,但如果真要施展,他也不会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