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514章 辽东封禁,遗害后世

在辽东,火炕是必须的取暖设施。不管屋里温度高低,被窝里是热的,就能睡得舒坦。

不光是百姓家需要硬砖,明军营房的需要量也很大。为了让百姓们出力,明军已经开出工价,前去修建营房的,会发放粮食或食盐作为报酬。

“明天咱们爷俩去山里,把过冬的柴早点备好,便去盖营房,管饭还给粮食,也能积攒下一些。”赵老贵说着自己的打算。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不管明军能不能长久,有些余粮储备,总是好的。

除了修建营房,还有很多工作,能够多得粮食。

比如砍伐树木、打造木车和船只,以及洗洗涮涮。只要勤快,这一冬可能都有活儿干。

女儿小梅已经十六岁,虽然瘦削,但身体还好,和母亲一起,把采到的山珍倒出来晾晒,娘俩还一边说着话。

“明天去取两筐旧衣来洗,不想换粮食,给俺换点布,做件衣裳呗?”小梅甚是期待,也有些抱怨,“都快露肉儿啦,哪还好意思出门?”

要清洗的衣服,包括了从鞑虏身上扒下来的。

能穿的就穿,穿不了的拆成布条也有用。当时的条件,可不讲究那些。缝缝补补,老百姓穿上也不忌讳。

母亲不好作主,转头问道:“当家的,听到闺女的话没?”

赵老贵嘿嘿一笑,说道:“大姑娘啦,该注意点。自己赚的,自己看着办吧!”

小梅露出了笑容,说道:“那俺采的山珍,也算是自己赚的。”

“好。”老贵笑着点头,此时觉得还是明军好,真心的希望明军能呆得长久。

小贵看着妹子开心,也很是高兴,说道:“要是不够,俺给你添补点。过年的时候,一定让你穿上新衣裳。”

“哥,你赚的就攒着吧!”小梅笑着说道:“说媳妇儿,不得花钱哪?”

小贵挠了挠头,笑着说道:“那可早着哪!俺琢磨着去当兵,明军给的粮饷不少,军属还有优待,种地都不缴赋税。”

“这事儿以后再说。”老贵虽然没有断然拒绝,可也让小贵打消了这个心思。

打仗那是闹着玩儿的?家里就这么一个男丁,还指望着传宗接代呢,哪里敢送去当兵?粮饷再多也不成。

小贵苦笑了一下,也没执拗,虽然心里甚是热切。

明军的军容军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是黄立所希望的效果,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穿得破破烂烂如同叫花子,满脸菜色的官兵,如何能吸引百姓加入,更不可能打胜仗。

意识到儿子可能还有入伍当兵的心思,老贵又缓和了语气,缓缓说道:“家里已经分了几十亩地,没有耕牛,俺一个人也干不过来,全指着你呢!”

哦,小贵答应着,觉得父亲说得也是实话。好好耕种这几十亩地,攒些家底,让父母和妹子过得好一些,也让他们放心才是。

“梅呀,跟娘做饭去。”母亲也担心儿子,见他被说服,也放下心来,招呼着女儿,去了灶间烧火做饭。

小冰河期的影响还在,特别是辽东,冬季更长,更寒冷。这使得传统作物的种植影响很大,产量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