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吨砂糖橘 作品

第362章 整合资源,吉祥开拓开发区

  从明安村回来,吉祥就想了一揽子计划去加速康平县的商业化发展。

  首先是提高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

  康平县现在已经是周边发展的最好的县城了,林家产业下招短工每日工钱不得低于二十文,招长工月钱不得低于六百五十文。

  做体力活的还能更多。

  其他和林家有合作的产业也是紧跟这个步伐。

  和林家有合作的产业在县里有几十家,吉祥帮扶的商户也不低于百家,大家都在辐射范围内,其他的富户招工若没按照这个水准来,在招工的时候也会遇到困难,所以全县的水平都达到了一致。

  而吉祥想着在这个基础上两到三文,刺激百姓积极上工,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就是划分产业资源,整合工厂。

  这一点是造纸的于掌柜给她的启发。

  于掌柜的工厂一直在她的庄子里,如今四宝阁和康平特产店开到了京城和洛阳,他必须要扩大工厂,不能占用吉祥的地,得往外搬。

  他就看中了明安村和大山村中间的一片荒地,地大,毗邻明安村和大山村,吉祥修建的铁轨从这里经过。

  虽然这里离县城远了些,但有了铁轨运输,效率远高于马车在官道上行进。

  他对吉祥的提议中还提到了刘掌柜的纸伞工厂也想开个正经工厂。

  吉祥一想,造纸厂、纸伞厂、桐油厂、林氏木业工坊和印刷厂,还有明安村茶厂、养殖场都在一条线上,那建造的铁轨岂不是可以最大程度利用上?

  于是她大手一拍,同意了于掌柜的提议。

  这些工厂都在一条线上,只要给工人们每个月多发几十文钱的交通补贴,并不会影响工作进度。

  吉祥打算把这块做成开发区,把工厂分散在县城周边,惠及周边百姓。

  最后就是产业归类。

  明安村现在的产业有点多,养殖和种植两线并行,赚得多,但管理起来不方便。

  吉祥要把养殖业全送到养鸭子的那个村子上去,明安村就固定做茶厂和药材生意,把现有的两千亩茶山和一千亩药田管理好。

  给油纸伞刷桐油倒还是得继续进行,由梁夫人牵头继续完成。

  瑞来庄那块若是于掌柜搬出去了,倒是稳定地进行酿酒和水稻、高粱的栽种了。

  她让祝刚把周边的五百亩荒地一并买了,纳进村子里。

  把农具更新了、配了好十几只牛,把佃户们的佃租又降了半成,让大家多佃多种。

  这些年风调雨顺的,多攒点钱总是好处。

  写完这些,吉祥揉了揉酸痛的脖子,招呼来半夏:“半夏,陪我去伍掌柜那里一趟!”吉祥让半夏陪了她爹娘几天,本想给她再放个长假,架不住小姑娘责任心重,一步也不离开她。

  “姑娘,咱别去了。伍掌柜捧着肚子在前厅坐了一盏茶的功夫了。”

  “哟,这是怀上了?”吉祥加快脚步往外走去,“去年底她来求药,年中就怀上了?伍掌柜可怪迅速的。”

  去年底伍思雨去京城倒也不是全部为了帮吉祥带人,也有点自己的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