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吨砂糖橘 作品

第361章 康平县的变化

  因为林春武思妻情切,一路上是紧赶慢赶。

  孩子们总是吃了睡,睡了吃,在马车上躺着。

  一直到进了船,上了水路,才能见点活泼样子。

  这船的速度已经很快了,林春武催不了。

  “我就说你爹是糊涂人做糊涂事。”梁余芳嗔怒,“光着急回来,看把孩子们给颠簸的,小脸都没有血色了。”

  梁余芳心疼得看看左边的林安,又捏捏林庆的脸,心疼得不得了。

  “娘!哪有你说的这么严重。孩子长大了,抽条了,瘦点也是有的。”吉祥把她爹推到她娘跟前,“有话你跟爹说,我带孩子们修整修整。”

  回到了康平县那就是吉祥自己的地盘了,她连歇息的时间都没有,就去街道上把自己家的店铺巡了一趟。

  和吉祥料想的一样,自从提出全县可以购买油纸伞当做特产以后,几乎是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摆放着油纸伞。/

  油纸伞现在每个月在本地都能销售出去五万把,算上外地,销售额在五万两银子左右,利润能占到两万五千两。

  年底去京城,她要试试这东西能不能卖到江南去,那边烟雨朦胧,最适合油纸伞。

  她才刚走到县衙门口,就看到李县令带着儿子李承轩不知道在搬什么。

  “李县令!姐夫!”吉祥这辈分,属于各喊各的。

  “哟,你来了?快来,刚摘下来的橘子,快过来吃!”李县令招呼她,“都是百姓今早上放县衙门口的,还新鲜着呢!”

  现在康平县令府跟百姓那可是亲近得很,官民一家亲!

  吉祥也没客气,接过橘子,剥开就吃。

  一行人进了县衙,发现县衙里站着不少百姓,不知在排什么队。

  “县衙里最近什么事啊?那些都什么人?怎么还排着队伍?”吉祥看到小六现在穿着捕头的衣裳跟着老乔在维持秩序。

  “那些都是办户籍的。”李县令那是喜笑颜开,“有些是外地迁过来的,有的是给家里新生的娃娃上户籍的,还有从偏僻角落落户到村里、镇上的人家来落户的。”

  康平县这几年是发展得不错,把镇上、村里的一些设施都维修了一次,但山高路远,有些人家住在半山腰、悬崖上,管理难度大,若要通路,就要花很多银两,暂时还看管不到,所以只好把人劝下来。

  好在县衙现在有三四十个衙役,把人派到村子里,由村长陪着游说,效果很好,几乎全部搬到平坦的地方去了。

  “咱们县里这两年人口增长得很快?”吉祥被橘子酸得皱了皱眉头,“人口增长过快的话吴慈大人知道不?”

  “这些年康平县是起来了,而且因为咱们偏重本县,招工的先考虑本县人士,不少人为了生计落户了。日子好了,愿意生孩子的人也就多了,先前康平县是七万人,我上任的这两年增加了一万五千人。其中五千都是刚出生的娃娃,男娃、女娃比例都差不多。”李县令也很自豪的,人口越多,他这县城的活力越大,“吴慈大人也知道的,但咱们确实有能力养活这么多人,他只说若是增长到十万人,咱们就需要注意增速,别的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