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教育的发展(第2页)
而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让自已村里的孩子,可以在更好的环境中读书,并且建设的越好,那些老师就更愿意来,哪怕是自已从事教育的宗亲族人,看到自已家附近有修的比较好的学校的时候,也可能愿意回去教学。
那些穷的,刚刚成立的村,他们自然是没有能力建多好的学校的,并且还得排队,等个三四年,四五年之后,才能够轮到他们盖学校,并且还盖的不大,以后老师也都是强制派下来的老师,从起跑线上这种村就会落后于富裕的村了。
再一个,就是完善教育模式和机制,当前华夏,在华夏城和勒马城中,修建了更多的开蒙学校,这种学校就是幼儿园的样子,从小为孩子灌输一些做人的道理,礼仪礼节等等,也会教导一些简单的知识,但是这是收费的学校,更大的目的,是缓解家长带娃的痛苦,让他们能够腾出手去工作,这并不属于强制教育的范畴。
教育年龄,也是三岁到六岁,一共六年,六岁开始,就进入到义务教育阶段,一共三年,也就是小学,这阶段不收取费用,必须要上,不上不行,教导一些基础知识,等三年学完,他们也九岁了,九岁在华夏,也算是半个合格劳动力了。
此时他们三个选择,第一,就是通过考试,优秀的,升入中学,继续学习三年。
第二,就是彻底退学,回家种地或者找个别的活干。
义务教育,就是为了防止那些轻微智障,或者是贫困的儿童被抛弃的,三年时间,也把他们给养大了,聪明的挑出来了,不聪明的回家,也因为能够干活,自然是不会再被抛弃了。
而第三,就是最新的政策了,华夏设立了职业学校,里面专门教学木工,铁匠,土木这类技术工,学校和以前的师带徒制度并行,互不影响。
还有就是护理,药学,纺织等专业,专门为那些女孩设立的,因为女生不好学习工匠铁匠这种工作,但是八九岁的年纪确实又做不了什么。
所以像这种适合女孩的,并且上手难度不高的专业,就留给了他们,职业中学,专门接收那种成绩中下游,不愿意离开学校去种地,或者是想学习手艺没有门路的孩子,三年时间,就能够培育出到达及格线的专业人才。
相比于以前的教学模式来说,教学时间更短了,并且是集中教学,所以产量更大,能够快速的为华夏培养出来大量人才,只有官员,医生,教师等专业,才会在高级学校,未来会改名为大学的地方中进行教学,现在的职业学校,就完全是后世职中的样子进行规划的,并且已经有八所职中在建设了。
其中华夏城五所,城中两所,三个比较大的镇各一所,勒马城中两所,镇上一所。
至于教师则完全不用担心,这种技术人才,完全是可以随处请过来的,麻烦就麻烦在于教材的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