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移地搬迁(第2页)
所以他们就选择了临时居所,等自已的土地确定下来之后,再去盖。
村中的管理,是由镇上派下来的村官负责的,现在对于村的管理,是直接交给了镇的,并且将原来单独的镇的行政规划,已经在地的,所以产生了一些自然村。
现在则是把这些自然村给纳入了管理,并且将那些镇子的管理范围内,提前划分出了村的辖地,哪怕没人,但是村还在,未来肯定会有人搬进去的。
那些搬迁过去的村,首先会进行抓阄,分配居住地,居住房屋,然后就领工具,开始集体劳动,共同垦荒,在这个过程中,公家的耕牛也是给他们用的,因为这个季节耕牛没什么工作。
一些娶了老婆的男人,他们的老婆就负责给所有人准备大锅饭,不过最后的耕地分配面积,同样是按照出力大小来的,出力大小多少,还是用上了原始的工分。
不过这只是临时使用,就是为了公平,这些年轻人,一年能够开垦出来的荒地,面积是相当大的,光是一个人,一天都能刨出来不止一亩地,要是有人生病请假或者偷懒磨洋工,最后他不就占便宜了?
而非要集体劳作的原因,还是因为地方比较偏,他们走到镇上都需要一个多小时,更不要说华夏城了,没有通路没有军队,虽然不至于有野人,但是野兽是少不了的。
集中劳作可以威慑野兽,并且有些工具也是需要多人操作的,所以先让大家共同劳动,开垦荒地,等到荒地全部变成耕地以后,再用尺子量好,然后写好编号,让他们这些人通过抽签来抽自已的土地。
虽然村子人多,但是像教育,医疗这种资源倒是暂时不需要配套,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结婚,不过也是有相应政策的,都已经让一些适龄的,愿意从无到有去奋斗的女孩子报名了,以后再安排个相亲会,挑对眼的,就可以直接结婚了,一起去奋斗。
从结婚,到生孩子,一年,而华夏最小的开蒙班,要三岁才行,但这个并不是强制的,所以村里可以把强制上学的年龄推迟到六岁,那么加上怀孕的一年,这些村都有七年的时间可以发展。
七年的时间里,华夏是一定能够把村小学和村卫生室给安排上的,一个村而已,并不需要太多人口,未来华夏所有的自然村,或者是机械搬迁过去形成的村,都是这么一个发展模式,不过自行迁移聚集的村,是有宗族聚集的因素在的,都是一大家子或者是互有姻亲的一群人共同商量好之后迁移过去的,这种村的问题以后就会显现出来,不过目前来看,是利大于弊的。
华夏的行政规划在越来越完善,同样的,华夏实际掌控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总归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