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五章 廉政风云1(第2页)
高嘉年与他人的行事风格截然不同。一般人往往是等别人开口吩咐,或者是求上门来,才会出手相助。而他却擅长察言观色,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他人的需求,主动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并且在解决之后,还能巧妙地不留痕迹地留下自己的名字,让对方既感激又印象深刻。
一把手莫永纲是技术出身,为人务实,平日里将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技术研究当中,对搞人际关系这类事情并不擅长。而高嘉年的存在,恰好完美地弥补了他的这一不足,所以莫永纲对这位副手甚是喜爱与信任。然而,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位看似得力的二把手,竟然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偷偷做了那么多见不得人的勾当。
在一间装饰得美轮美奂的精致包厢内,摆放着以红木打造的茶几,茶具则是以白玉雕琢而成,整个包厢尽显奢华之气。高嘉年身着一袭紫底员外衫,头上那顶瓜帽下,发量略显稀疏。只见他轻轻一挥手,七八个负责斟茶的女服务生便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般,齐刷刷地退了出去。
“诸位,京城那边已经传来风声,廉政公署近日便会秘密进驻船厂区。你们无需追问我是如何得知的,也干万不要将此消息外传,截至目前,这个消息还仅限于元首府和总理衙门知晓。至于该怎么做,咱们之前已经探讨过。”此刻的高嘉年,一改往日那副平易近人的姿态,语气变得强势而不容置疑。
坐在下方的众人,大多是船厂区各大工厂的大掌柜,又或是掌管财务的关键人物,他们每个人手下都管理着成干上万的员工,手中掌控的财富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马尾船厂区作为华族第一个综合性的工业区,是华族工业化的发源地与起始点。时至今日,华族的综合性工业区已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涌现,但马尾船厂区依旧稳坐最大工业区的宝座。而且,许多外地工业区的负责人皆是从马尾船厂区走出去的,这里不仅是华族国属企业大掌柜的摇篮,更是这些人相互串联、维系关系的重要纽带。
“高总,老子早就对那些廉政总署的人看不顺眼了,咱们不能总是这么被动,任由他们想查就查。说句不好听的,他们的俸禄还不都是咱们辛苦赚来的。这些年,咱们上交给户部的钱堆积如山,偌大的户部光靠农商税,根本就入不敷出。再说了,商税中的大头不也是咱们创造的吗?”坐在高嘉年对面的一位年轻大掌柜,满脸怨气地说道。他刻意压低了声音,似乎是忌惮冲撞了高嘉年,但话语中所蕴含的怨气却丝毫不减。
周围的人听了,也纷纷随声附和起来。
“是呀,高总,您可得想办法给他们点颜色瞧瞧。”另外一人也跟着应和道。
高嘉年缓缓摇了摇头,神色凝重地说道:“咱们都是华族的官员,这些年来,我一直苦劝大家隐忍行事,勤勉工作,把工厂经营好。不到万不得已,咱们尽量不要轻易得罪这些人。毕竟,人家可是元首的近臣,在元首身边,他们说一句话的分量,顶得上咱们辛辛苦苦做一年的事。”
“高总,那您说咱们到底该咋整?”众人急切地问道,在他们心中,高嘉年就是主心骨,遇到这种棘手的事情,都盼着他能拿出一个妥善的应对之策。
高嘉年之所以能成为这些人的主心骨,是因为他们自认为自身的行为并无不妥,觉得这些所谓的“好处”都是他们应得的,是对他们卓越决策和辛勤付出的合理回报。在他们看来,工厂的蓬勃发展、工业区的丰厚盈利,全都是他们决策有方、领导得力的结果。
“回去之后,先把那些爱惹事的刺头弄出厂子,别让他们留在厂子里生事。同时,跟底下的人都交代清楚,有些话可干万不能乱说。他们要是来查账,咱们这边账目上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我最担心的就是有人嘴巴不严,乱说话坏了大事。”高嘉年有条不紊地吩咐着,他的话在这些人听来,犹如圣旨一般,不容置疑。
几人在雅间里尽情享受,酒足饭饱之后,有专门的服务员将他们送回房间休息。而这些负责送他们的服务员,正是他们刚才在席间看上眼的姑娘,整个场景充斥着一种奢靡与堕落的气息。
在风暴来临之前,这股暗流还会继续地酝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