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自有胡萝卜 作品

第253章 天天就知道吃,来锅豆腐汤(第2页)

  这道菜是天宁寺的文思和尚制成的豆腐羹,以后从佛门传入民间,就以文思豆腐为名。

  梦莹自觉这一道特色菜,只能自己动手,想要饭店正经推出菜谱,眼下她手里的厨师没有一个能做到,大概张大光可以吧,不过张大光现在忙活食品厂的事儿,正式当厨师的事儿还是要推迟一下吧。

  首先豆腐要选水嫩的内酯豆腐,老豆腐很不容易切丝,这种内酯豆腐就不一样了,为了切出效果,刀法里还蕴含着算法。

  先把豆腐的表面一层老皮削去,在一刀刀的竖着切,这是切片,要切得薄如纸,切完了,在把豆腐片儿顺势用刀斜着一抹,让其躺着,成阶梯状,再切成细丝。

  一块豆腐,横切至少八十八刀,竖切八十八刀。切完以后,用厨刀兜底一铲一托,贴着水面往盘里轻轻一波,然后端着盆边微微一晃,原来一块的豆腐,变成了几千根的豆腐丝儿。

  根根清晰,粗细均匀,细如发丝,还要不黏不连,不碎不断。一眼看去,如同梗中银鱼,若隐若现。

  去蒂的香菇,去皮煮熟的冬笋,煮熟的鸡脯肉,熟火腿,焯水的生菜,全都切成头发一般的细丝。

  高汤也非常讲究,三年以上的土鸡,小火慢炖,将土鸡中的味道和营养全部被汤吸收,熬制以后还要提清,提清以后的鸡汤就和白开水一样清澈。

  最终汤中的勾薄薄的一层玻璃芡,利用离心力把豆腐丝分离开,慢慢荡漾开,就像是水墨画一样的意境。

  一锅红烧肉,一盘宫保鸡丁,已经吃的满嘴流油的崔皓白看着宋梦莹端上来一个汤锅,眼睛就直了。

  他最喜欢宋梦莹炖的药膳鸡汤了。

  但是,当盖子揭开的时候,崔皓白抽了一口凉气。

  如发丝一般细的豆腐丝,游走在高汤之中,轻盈洁白精致,豆腐丝,香菇丝,冬笋丝,还有生菜丝,颜色相得益彰,光是看着就是一种享受。

  “姐,这是什么汤?”崔皓白问。

  “文思豆腐。”宋梦莹说,“来,尝尝。”

  宋梦莹翻出三个小碗来,给崔皓白和宋家平一人舀了一碗,自己也舀了一碗。

  入口鸡汤味浓郁,香菇的香味儿,笋丝的鲜味儿,都很有层次,爽滑柔润,清闲利口,舒坦的从口腔一直到胃里,回味无穷。

  “好吃,真是太好吃了!”崔皓白眯着眼睛,一脸的享受。

  宋家平也觉得这味儿真是绝了,这一口汤,真是能回味三天都够了。

  “小姑,这也太好吃了,不过这是怎么做的?这么细的豆腐丝,怎么切的?”宋家平问。

  “这就是我的本事了!”宋梦莹笑着说,她现在已经是中级刀法了,区区一个文思豆腐切细丝,那还不是很轻松的事儿?

  “好吃,好吃,真是太好吃了!”崔皓白一边说着,一边又舀了一碗,说,“姐,啥时候去看看我爷爷,给我爷爷也尝尝这文思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