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月扶摇 作品

109. 《梁祝》 从淑妃那里得了确切……

    从淑妃那里得了确切的消息, 徒南薰回到家里,就问玉莲在不在家。

    听闻玉莲往受刘通政家的姑娘之邀,一起到银楼挑首饰了, 就让绿萝存着心, 等她一回来就请过来说话。

    今日她入宫给母亲请安,傅玉衡也没闲着, 到大剧院去了。

    由于红杉和柳长春的领导能力极强,连锁等几个鬼女狐女的创造力也不弱,这一个月来, 大剧院那边的事傅玉衡根本没怎么管。

    陆判演了半个月之后,他们几个又齐心协力, 创造了两部风格差不多的, 主打因果报应。

    说来也是有意思, 虽然画皮、连锁等剧目惊世骇俗到让人刺激, 可广大观众们最喜欢的,却还是似陆判这等主打因果报应,劝人向善的。

    看来那许多神话传奇能够流传千古,绝对不是偶然,更不是幸存者偏差,而是人民群众的自然选择。

    不过,傅玉衡就是要搞事情。

    哪怕主讲因果报应, 绝对没有踩线的剧目再受欢迎,也不能让他按耐住搞事情的灵魂。

    反正他又不在乎收益,做话剧的本来目的就是玩儿。

    有这三部做了缓冲,傅玉衡觉得,是时候搞出点新东西,挑战一下世俗枷锁了。

    他准备把梁祝搬上台, 剧本也不用融合什么版本,把徐老怪那一版稍微改一改,让人物对话更符合这个时代的习惯,直接就能搬上台。

    横在梁山伯和祝英台之间的,永远不是马文才,而是魏晋门阀世家对权利的垄断,对下层百姓的压迫。

    朱门永远是朱门,竹门永远是竹门。

    能坐到什么位置不是看你有多少才华,而是有多少运道,能不能投个好胎。

    只要梁山伯出身寒门,只要祝英台是士族贵女,他们之间就永远横贯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没有马文才,还有张文才、赵文才

    祝家作为小世家,想要通过联姻攀上大世家,祝英台是注定的家族牺牲品。

    作为民间四大传奇之一,梁祝也多次被搬上荧屏。

    可无论是看哪一版,傅玉衡都从未心疼过马文才。

    因为在他眼里,马文才在这个故事里是可有可无的,是可以被任何一个士族子弟代替的。

    但具有反抗精神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却是故事里永远的精魂。

    若是他魂穿梁山伯,大概率没有对方的勇气。

    可这并不妨碍他敬重对方,歌颂对方,因为对方做到了他不敢做的事。

    和梁祝夫妇一比,他在话剧上搞古代的擦边球,纯属小打小闹。

    如今他有天子金口玉言,管着国子监那边批示的书籍堪印,大夏主管文化的部门对他的行为自然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正这种东西,自来就是模棱两可,端看上面人的态度。

    这版的梁祝乃是徐老怪的心血之作,当初一问世便轰动,但凡看过的人,过去很多年还记忆犹新。

    连锁和十四娘等何曾听过这样的故事

    等傅玉衡说到大雨冲刷掉了祝英台脸上鬼一般的妆容,露出原本的清丽面容,以最本真的面貌跃入裂开的坟茔,永远与梁山伯合葬之后,在场的无论男女,皆鸦雀无声。

    哪怕最见多识广的马介甫,也被这凄美壮烈,直指问题核心的故事震撼了。

    过了好半晌,他深深地看了傅玉衡一眼,神色莫名地说了一句,“你最好是在说魏晋南北朝。”

    傅玉衡满脸正气,“当然是在说魏晋,绝无额外隐喻。”

    实际上,阶级一直是贯穿整个封建时代的。

    虽然自宋以后,科举给了底层一丝上升的希望,让鲤鱼有了跃龙门的机会。

    但那毕竟是少数,且越到王朝后期,固定不变甚至是越来越小的蛋糕,就会被上层把持得越严密。

    文官看不起武将,武将看不起平民,平民还守着良贱不婚的底线,鄙视那些连自由身都没有的可怜人。

    不但魏晋时有梁祝,哪个时代都有梁祝。

    可以说,梁祝这个故事,就是千百年来敢于反抗阶级,勇敢追逐自己所求的男男女女的缩影。

    混迹京城多年的柳长春有些忐忑,“五爷,要是咱们演了这部剧,官府会不会来找咱们的麻烦”

    傅玉衡“哼”了一声,“你可别太小看礼部、国子监那些官员。如今的世面上,有多少话本就差指着天子的鼻子讽刺时政了,咱们这算什么顶多也就是小打小闹。”

    柳长春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便把一颗心又放回了肚里。

    “那行,只要有五爷这句话,小人一定把推广做到极致。”

    红杉也跃跃欲试道“师傅,我能演祝英台她娘吗”

    虽说如今她已经大半转战幕后了,但若是有了颇有挑战性的角色,她还是会登台表演的。

    就比如这版梁祝里祝英台的母亲,明显就是一个反抗失败,不得不向世俗妥协的祝英台。

    这个人物的内心极其复杂,有很大的演绎空间。

    毫无疑问,她是爱女儿的。

    正因为爱女儿,才不想让女儿重复的惨痛教训。

    因为她也曾经反抗过,很清楚只要还生活在这个世上,个人的努力就像是草叶子上的露水,太阳一出来,就会被晒干了。

    想让女儿趁早屈服的同时,她的内心又是痛苦的。

    看着如今信誓旦旦地追求自由、追求爱情的女儿,她仿佛看见了当年的自己,也是这般意气风发,自以为翅膀硬了,能够飞出家族的牢笼。

    可是,家族之外还有牢笼,她飞得出小牢笼,却脱不开无处不在的大牢笼。

    最终的结果很明显,她向往自由的翅膀被折断了,鲜血淋漓地扔在地上,对她发出无声的嘲讽。

    在红杉看来,祝夫人就像是曾经身陷教坊司的自己,心里想要挣扎,却又无力挣扎,只能随波逐流,努力把脖子伸出水面,不让自己淹死。

    只是她比祝夫人要幸运,祝夫人最终被洪流淹没了,她却得到了一只援助之手,顺着这只手的力道爬上了岸。

    所以,不同于旁人对祝夫人的恨铁不成钢,红杉对于祝夫人,唯有满满的怜惜。

    怜惜她的挣扎求存,怜惜她的迫不得已,怜惜她的最终无力挣扎,被洪流带入了深渊。

    如果不是遇见了师傅,她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只怕最后的结果,还不如祝夫人。

    所以,她想在舞台上,用心演绎祝夫人,想让这个人物从剧本上的几段文字,变成观众心目中活生生的人。

    这个角色对红杉很重要,但对别人来说,不过小事而已。

    因此,听见她的要求,傅玉衡直接就答应了下来,只是交代道“你既然喜欢这个角色,就要好好演。舞台上从来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

    红杉郑重施礼,“多谢师傅教诲,我一定会用心演绎,给每一个角色赋予灵魂的。”

    在场的其余人听了傅玉衡的话,也都若有所思。

    傅玉衡又问道“男女主角,你们可有人选”

    柳长春有些为难道“女演员那边倒是好说,不说别的,就眼前这几位姑娘,个个都是现成的祝英台。可是男演员”

    说到这里,他脸上不禁露出了苦笑之色,“五爷也知道,但凡是愿意来做演员的,都是在读书上没有建树,或是根本没机会读书的。演演普通书生是凑合,但是梁山伯”

    他摇了摇头,没说什么,却又把什么都说了。

    梁山伯不但文才出众,且恃才放旷,不屑世俗,典型的不为五斗米折腰。

    而他们剧院里这些演员,哪一个不是为了谋生才来的

    傅玉衡却笑了起来,对柳长春使了个眼色,“想要恃才放旷的书生还不容易吗咱们这里就有一个现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