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淑妃的善意 听了自家六叔的叮……
听了自家六叔的叮嘱, 几个小朋友都捂住了嘴,圆睁着眼睛连连点头,表示这是叔侄之间的小秘密, 谁告诉父母, 谁就是小狗。
熟不知, 对于他们所谓的秘密,所有大人都心知肚明, 只是配合着六皇子逗他们玩而已。
徒渊含着糖, 含含糊糊地问道“六叔, 听说你要娶六婶了, 六婶漂亮吗”
“不知道,我自己还没见过呢。”六皇子好笑得揉了揉他的呆毛,“你是听谁说的”
徒渊皱了皱鼻子, 晃着脑袋躲避他作乱的手, 嘴里答道“母妃和我娘说话, 我听见的。”
他的生母是太子的一位侧妃, 因着太子妃要掌管后宫, 难免力有不逮,这位侧妃日常便帮着太子妃打理东宫内务。
六皇子又在他额头上弹了一下,笑斥道“大人的事,你少管。”
又对几个侄儿道“宫门要落锁了, 我得回去了, 你们自己玩吧。”
几个皇孙忙行礼恭送了六叔, 目送他出了院门,才继续哄哄闹闹地踢球。
别了几个侄儿之后,六皇子就领着贴身的太监张保,往皇宫南门附近的居住走去。
出了东宫之后, 他脸上的笑容就收敛了许多,神情显得端肃,却并不刻板。
旁人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这个是有礼节的人,不可轻易冒犯。
再说皇子们未出阁建府前,统一居住在鹰扬宫,这不是单独的一座宫殿,而是一个小型的建筑群。
六皇子就占了其中一个院子,名字叫做乐胥堂。
所谓“君子乐胥,受天之祜”,“君子乐胥,万邦之屏”,这个名字倒是十足的好意头。
乐胥堂里得用的太监有两个,一个是日常跟出去行走的张保,另一个就是掌管内务的赵安。
见自家主子回来,赵安从容安排粗使太监抬来热水,伺候主子洗漱。
在六皇子洗漱的空档,他和张保交换了信息,得知主子已经在东宫用过醒酒汤了,便把这一节省了,只命人把宵夜端上来。
此时天色已经逐渐暗了下来,各处都掌了灯。
赵安知道自家主子不喜欢书房沾染饭菜、糕点的味道,便把宵夜安置在了东暖阁。
果然六皇子洗漱过后,直接就去了东暖阁。
赵安跟了进去,一边伺候主子用宵夜,一边把今日鹰扬宫里发生的事简略说了一遍。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可说,自从几个月前,四皇子搬出宫去之后,还居住在鹰扬宫的皇子,便以六皇子居长了。
六皇子以下,还有七皇子、九皇子、十二皇子和十皇子四个弟弟。
其中七皇子是惠嫔所出,惠嫔一直为段贵妃马首是瞻,不管七皇子愿意不愿意,他都得跟从皇子的步伐。
九皇子与十二皇子皆是丽妃所出,丽妃是真正的宠妃,宠冠后宫那一种。
且丽妃得宠便罢了,她还霸宠,还经常性的从别的嫔妃那里截宠。
她与其余嫔妃的关系如何,可想而知。
若是两个嫔妃关系紧张,她们下面的奴才之间肯定也不会友好。
而各皇子身边伺候的人,都是由生母安排的,约等于是嫔妃的人手。
可以说,九皇子和十二皇子在兄弟间的人缘一直不好,他们的生母丽妃功不可没。
六皇子听了一耳朵弟弟之间的小矛盾,摆摆手示意赵安别说了,赶紧准备他明日要穿的衣裳。
“正式一点,我明日要到玉泉宫,去给淑妃娘娘请安。”
“是。”赵安应了一声,便下去准备了。
第二天一大早,六皇子起床洗漱,先到尚书房去混了一阵,大约到了巳时正,先生让他们自己背书时,他便趁机溜了出来,回道乐胥堂换了衣裳,便往玉泉宫去了。
说来也是巧,今日朝堂上,户部和兵部又为筹备钱粮之事吵了起来,吏部在一旁拉偏架,礼部在一旁拱火。
原本从不参与这种战争的工部,却又说打造军械钱粮不足,也嚷嚷着要户部拨款。
户部一个尚书,两个侍郎,并十六个清吏司郎中那个气呀。
兵部也就罢了,如今国家要打仗,兵部正是扬眉吐气的时候;吏部也不说了,人家一向是六部里的老大,轻易不好得罪;礼部也不提了,一群摇笔杆子耍嘴皮子的,和他们争执辩论多半要输。
你们工部算什么
六部里一项垫底的存在,也敢舞到我面前来
户部众人挽袖子摩拳擦掌,准备以王者虐青铜的姿势爆锤工部。
哪知工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这些一心埋头搞器械,在朝堂上一向缄其口的工部天官、堂官、推官们,今天就像是开了闸的洪水,卸了笼头的野马,张仪苏秦附体,摇唇鼓舌,口若悬河。
不到十个人,硬是把人数足有他们两倍还多的户部众人杀得节节败退,从天官到推官都哑口无言。
如果不是天子及时出言制止,两拨人怕不是要当堂打起来。
这种文臣打架的事,以前在朝堂上也发生过,有被咬掉耳朵的,有被打断腿的,还有破了相就此断了仕途的
大夏朝的文官,就是这么武德充沛
好不容易将事情裁决下来,天子只觉得脑壳疼。下了朝弯儿都没拐,径直便到了玉泉宫来。
还是淑妃这里好呀,主位贤良淑德,底下的小嫔妃也是知情识趣,绝不会为了宠爱相互扯头花。
来了之后,淑妃在宫门口接住,奉承着他进来,就叫宫女喊了住在西偏殿的云贵人,和后殿的柳才人来献了茶。
云贵人有一副好歌喉,柳才人能弹一首好琵琶。
一阵清歌漫舞,莫说是天子了,便是陪坐在一旁的淑妃娘娘,也觉得飘飘然直入仙境。
六皇子就是在这时候来的,只能说太是时候了,两个小嫔妃表面笑嘻嘻,心里直骂街。
知道我们见一回陛下有多不容易吗眼见把陛下哄高兴了,赏赐还没拿到手呢,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来摘桃子了。
但皇子来了,她们这些小嫔妃勉强搭上一个庶母的边儿,却又配不上让皇子给她们行礼,只得回避了。
云贵人和柳才人一起告退,天子和颜悦色地让她们下去了,转头就疑惑地问淑妃,“老六经常来给你请安”
“从前不曾有过,今日是头一回。”此时淑妃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六皇子今天唱得是哪一出。
但六皇子是天子的儿子,她和对方也没有利益冲突,张嘴只有说好话的份,“这孩子打小就知礼,自从过了十岁,轻易不到后宫来。”
她没说的是,六皇子十岁之后,第二个养母愉妃也去世了,就算进了后宫也没人兜揽他。
但她虽没明着说,却特意提了“六皇子十岁”这个坎儿。
对于自己的亲生儿子,却被后宫嫔妃推来让去,都不肯抚养的事,天子是记忆犹新。
他立刻就想起了这儿子的可怜之处,不禁心头一软,对今日跟出来的何玉道“让老六进来吧,看看他有什么事。”
何玉恭身应了,退出去不过片刻,便把六皇子领了进来。
看见天子身边的副总管,六皇子就知道自己来的不是时候。可事已至此,他也只好硬着头皮进来了。
“给父皇请安,给淑妃娘娘请安。”他没敢抬头,恭敬地行了礼,就站在一边不敢说话。
此时天子的心肠正在柔软的时候,见儿子不说话,便温声问道“你日常不到后宫走动,今日前来,所谓何事呀”
六皇子发誓,他的脑子从来没像这一刻转得这样快过。
几乎是瞬息之间,他就在“说谎话圆过去”和“实话实说”之间做出了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