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戏班
鬼戏八仙...没想到仙自鬼出,有趣。
鬼胡:不然呢?
神仙顺口呀。
鬼胡:在鬼戏里神明不是介入了吗?说是神仙也不为过,不过相比神,鬼门显然更靠谱一些,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家伙投身于鬼门。
仙宗怎么说?
毕竟到了成仙的地步,不完全是戏了,有这个资格说不了。
仙宗:本仙说个不,你们能听到?
额...不能。
我们需要完善鬼戏,但仙宗亦可以置否,若仙宗置否而消,自成仙气,相比仙子,仙气显然更弘,不过鬼说的话也不错,的确有不少家伙投身于鬼门,但鬼也是会出问题的。
若置否于仙气,我们也能省点事,当然了,有趣的话题也不嫌麻烦就是了。
仙宗:那悉听尊便了。
嗯。很好。
那鬼戏分三幕。
第一幕扮鬼可观,以七品上宗至八仙为休。
第二幕出世可望,如仙宗在世外,如我等不在世...这样的家伙可望第二幕,以三界互通至三品仙宗为荧。
至于鬼戏的第三幕是给鬼看的,给那个没有鬼看的,如四品成仙,五品化气,开宗立派等等...第三幕是没有观众的,没有观众的鬼戏,给没有鬼瞧瞧。
要是鬼看了,这第三幕就是鬼戏,无论是四品仙,还是五品气,都是一出戏。
其中唯一的变数就是五品仙宗置否,从鬼戏里面跳脱了出来。
我们说第三幕是一出鬼戏,但五品仙宗可能不这么认为,气绝死亡,仙尊化形,一缕仙气从中逃脱。
这不是置否,而是说不。用的着逃嘛?用不着。
若鬼瞧不上眼,即仙衍武,武自仙出。
毕竟我们说这是一出鬼戏,致使气绝死亡,仙尊化形,借帝气化身,可鬼瞧不上,这一切自然子虚乌有,那仙借的帝气化身,自可衍武。
这是仙武之说。
要是鬼瞧了,那这一幕就是戏剧了,五品仙宗子虚乌有,仙尊亦是造谣生非。
若鬼瞧则是戏,当鬼瞧了则有鬼,仅此。本来没有鬼的,鬼见了,自然有鬼了。不过没有鬼会瞧这出戏吗?它们不会。没有怎么瞧,对吧。它们看不到,也不会主动看,所以需要有谁替它们看看。
至于说谁替鬼瞧瞧,这个选择是很多的,一个是我等,替鬼瞧瞧证明有鬼,而且我等的瞧瞧,则这个有鬼只是觉的有鬼,更虚。
这是我等替鬼瞧瞧,世生只是觉的有鬼,而这种觉的有鬼,更接近没有。
这是我等的代替,另一个则是仙尊了。
鬼戏演出到第三幕,要说仙尊没有丝毫反抗之力,纯属扯蛋。仙尊亦可以替鬼瞧,或者说见鬼,这相当于仙投身于鬼门,仙见鬼,见仙是鬼,亦是有鬼。
这是鬼仙。
不过在仙的角度看来,这是仙子,仙是仙,见鬼小子。
这是仙的选择之一:鬼仙仙子。
但这样的选择不是唯一的。
若气绝生亡子虚乌有,那仙是不是可以衍武?是。那见鬼的仙,是不是同样可以演武?嗯。
这是仙见鬼,演武给鬼看,不过这样的话,仙则会气绝身亡,一如既往的写照。
反正我等是保不住仙的命,但鬼可以,这也是另一种鬼仙之说,鬼保了仙一命,而之后能不能从鬼仙当中脱颖而出就是另一个结果了。
这是四种不同的结果。
其一:衍武。
其二:鬼觉。
其三:仙子。
其四:演武。
演武相当于丧命,但仙子留有一口仙气在,要论好处的话,第四种收益是最高的,只不过堂堂仙尊仅留一命,之后难了。
额...好像还有第五种,不过这是败家行为,比如说仙尊自己说了不,逃脱了一缕仙气,当逃脱的这缕仙气散了,自然是散仙了。
仙还是挺有本事的,就算我们认为这是鬼戏,它也可以逃脱,不愧是第一档的逃命行家。
这是其五:散仙。
抗命不遵,咎由自取,散仙虽说落魄,但在我们看来是很有前途的,这样的自行违逆可是很出色的表现,但我等并不推荐散仙,若无照拂,多数散仙都是落魄的。
这就像是仙跳出了我们的预计之外,我们又没有管散仙这回事,那散仙可要凄惨了,有违天意的下场一般都不是太好,尤其是天忽略了的话,可能处处是刁难,因散仙自主的行为,这是在认为世界是敌。
行为认知世界是敌对了,那世界自然是比较克散仙了,这不是世界认为散仙是敌,而是散仙自主的行为造成了与己作对,形成了与世为敌的效果,要不怎么说多数散仙都是落魄呢。
因忽略而为敌,导致散仙没有获得认同。
如天意的认同,我等的认同,这样的认同是解除散仙造成的敌对效果,散仙是一种超出预计的意外。
它有好的一面,代表仙能咎由自取,当仙能咎由自取了,其他家伙是不是也能?是。但也有坏的一面,比如说要是忽略了,下场凄惨。
在我们还在的这段时间,最好是听话,这样会少很多不必要的意外,就算我们干的可能对世界有害,等风头过去了,在反抗呗。
或许听话没有太大的好处,但至少是不利,而不利可是带着利的。
当存在散修这样的意外,又要解决麻烦。
当然了,认同是一种大体的解决方式,还有不少细节上的问题。
如我等的认同是消除散修对自身的敌对,不然处处与自己为敌,简直无解。那这样的散修该怎么办呢?走死路。若处处与自己为敌,那就不能走生路,生路难走,只能寻死。
比如鬼仙,比如魂魄,这些可是说是散仙的出路了,死而后生,这是散仙自己解除敌对,也可以说解除一个本不该存在的误会。
既然走了死路,那一条路走到黑吗?当然不是。要知道散仙本是生灵,所以就算走了死路也需要重生,虽说有些周折,有些徒劳,但也是复原。
在重生之后,在重新作出选择,生或者死。
简单来讲,就是重生了,可以在走死路,也可以走生路,误会解除了,趋于正常了,相当于散修进入到了世界的视角内,但只是趋于正常,散仙多了不必要的周折,根基更为扎实,别以为这是什么好事,要知道这扎实的根基可是误会造成的。
用一句话来形容:来历不正。
如别人只需要付出一分努力就有一分收获,你要付出二份努力才有一分收获。
之后便是获得认可的过程,但认可转正了,你的努力的会以功德方式反馈给你,这本该是你的,也是你本该应得的,额外的则是功劳,这个就像是补偿一样,之前你需要二份努力才有一份回报,当具备功劳之后,勤勉得到了认正,一份努力会得到大于一的收获。
这不是嘉奖,而是勤勉。
要是有嘉奖,则是天道应酬,这是功绩,代表天记住你了。
功德出于本身应得,功劳出于自身回馈,至于说功绩一般不会有,也就是送给你点小礼物,作为长辈疏忽的补偿,相当于私人出的谢礼,要是长辈比较穷,那就是口头上的夸奖了。
如功德和功劳是出于公,而嘉奖和夸奖则是出于私,至于说功绩也是出于公的,虽说可以用功绩来勉励,但要是本身没有功绩可言,那这就是徇私,只不过这样的徇私说的过去罢了。
本身无功绩,记名亦记过,为无绩的散仙表功,这也是谁的过错。
嘉奖可以,夸奖可以,但记名却是擦边球,当然了,谁非要记名也并无不可,但只是你,不是众,这是小过,大过自然是众纪。
小过是劣迹,就算是劣迹斑斑,一页自可翻新。
大过是痕迹,史上有你一笔,罄竹难舒。
当然了,要是散仙本身有什么功绩,自然可以表功,至于说为什么需要表功...啧啧。
看散仙的功德来的迟,功劳来的慢就知道了,若无表功自然来的晚,所以需要上奏,不然要是来的晚了,有负圣恩,生皆负罪,严惩不待,天谴可以来一波。
你它丫不表功,让功绩晚来,可是会遭天谴的。
这也是宁可小过犯错的原因,因不知是否应上奏皇朝,所以小过记名,上奏天庭,免得遭天谴。
这样就算功绩来的晚了,作为天子门生的散修也能说说情,让天谴转变天劫,相比天谴,天劫自然好渡一些,虽说难辞其咎,但亦情有可原,那俸禄该削了。
无功不受禄,说的是俸禄。
要说这俸禄是什么...有些家伙祭祀不为所求,有些机缘巧合散落于世,这些都可以产生俸禄。不过也有些是人家不想要的,遗忘的,等等...所以是承运,而承受的玩意在适当的时机,也是可以造福的,这是造化。
俸禄比较形象的形容:气运。
奉天承运。
表功有两个地方。
一个是皇朝,一个是天庭。
若无十足的把握,一般是上奏天庭,更多的是述职,而不是表功,也就是记名小过。
未来只是一种可能,如散仙的功绩现在有吗?可能有。但未来有吗?可能没有了。
如一位散仙建造了某一样事物,造成了事实,但这玩意能活到未来吗?未必。但有这样的可能不是吗?嗯。这可是表功,因造成了事实,哪怕这事实于未来并不存在,但到了未来日,这样不存在的事物则会进行反馈。
可要是散仙没有造成事实呢?而仅仅有一个苗头呢?
苗头不是事实,它仅仅是原因,一件事,一件要事能在未来实现吗?同样有可能。
这即是小过记名述职,它有具备功绩的可能,哪怕它不切实际,万一这样的可能实现了,那就是错过了。
比如说这件事物仅仅只是属于散仙的专属,而不是公器,实现了是与公器错过了,事实仍然存在,只不过成了散修的专属而已。
这是错过,本来这件仙器是可以成为重器的,但却仅仅是成了散修的仙器,自然要遭天劫了,虽说会遭天劫,但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多了一件仙器不是,而天庭也可以多位仙官的说。
一个遭天劫,一个成仙官,这笔买卖可是很划算的,于公于大体是划算,但对于遭天劫的家伙可能有些亏了,不过这也是暂时的。
多了一位仙官,天庭的气运更盛,那自然可以产生更大的官位,这个官位有你一份原因在内,你自然是候选拉,之后可能会加官进爵哟,就算自己当不了这个官,要是谁当上了,自己官复原职是问题吗?不是。
虽说是官复原职,但俸禄却更多了,官变大了。
当然了,一般来讲谁当上了这个官,你就算官复原职了,多余的俸禄是需要挣的,你可以挣功劳,也可以换俸禄,也可以不挣,反正官复原职了,俸禄还是和原来一样的。
不过多一位仙官,遭一个天劫,可未必会产生一个空官,所以这回事需要等,等这个官位产生。
至于说产生了谁能当上这个官,看功劳呗,功劳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多有少,你可以做到多,高,大...甚至满足更多的条件,那就是你的了,要是没有满足任何一个条件,官位既然产生,自然可以无中生有,这个官有你一部分原因,不代表你是合格的。
样样不合格,那这官就是无中生有的天官来当了。
当然了,还有另一种当官的方式,那就是买官,用俸禄买,前提是你有俸禄,并且没有在职,比如说辞官了,又或者辞退了,俸禄多也可以买个官来当当不是,在有一种则是巧合的新官上任。
比如说出现了这么一个空官,又有谁表功了,新官走马上任,如散仙所造成的事实便是凭证,这样的事实不一定能活到未来,但当官了可以保证这样的事实能存活于未来,比较巧合。
这是用顶上乌沙,头顶官位来进行担保,这可比功绩实在的多,或者说这就是你的第一笔功绩,由你亲手抒写,不过这需要有事实作为依据的。
有事实作为依据即可以表功,但不一定能当官,不过可以享受点俸禄,有些从来不没当过官的,那也是有俸禄了,因它们有功绩,也有谁给它们表功过,当然了,这也是拿它们的乌沙进行担保的,要是功绩不足以产生,引咎辞职。
事实不一定能活到未来,就算有官位担保也是如此,因这事物不是它们的,而是散仙的,要是担保失败了,则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当然了,你也可以仅仅是表功,而不进行担保,天庭若是有本事,自可把这份功绩整成气象,简单来讲就是归咎于天庭,毕竟大家一起出力,可比一个人强太多。
咳。
要是天庭也失败了,气运大损不少,还得额外支出一份俸禄。
有些俸禄是气运,但有些俸禄却是真金白银,也就是说散仙可以从天庭的宝库里挑选一件宝物,作为私藏重器,当然了,散仙也可以选择俸禄,而不选择重器。
这个选择在散仙身上,也在天庭身上。
要是天庭的俸禄,入不敷出,自然不可能给你选俸禄,只能挑库存,要是俸禄有盈余,库存又方便,散仙自然可以选了。
选库存对于天庭来讲可是血亏,毕竟天庭的宝库里,那可都是公器了,相当于大家都在享受这件公器带来的便利,要是被选择了,这便利自然么有了,成了私藏的,就算私藏的重器开放,惠及的也不是全部。
于私,当然是选重器。
于公,自然是选俸禄。
要我们说,这等俸禄不必重器差。
奉天承运是一回事,但这样的俸禄可是无需承的,俸禄更为长久,至于重宝则看个人了,有这么一件重宝,用了不代表你养得起。
如天庭的公器可能有很多,但都是摆看的,不代表天庭会用,用了是需要维护的,用的起,但之后可能养不起了,而对于个体,那可能没有养这回事了,用的起,不一定修的起。
一个是用的起,养不起。
一个是用的起,修不起。
这样的重器久而久之自然荒废了,一时之利。而俸禄就比较长远了,有些俸禄是会削的,比如说预支的。
比如气象未产生之前,赏赐的俸禄是预支,这是可以削的。选择的俸禄是削不了的,因气象存在了,哪怕是失败的,至少在你有生之年是削不了的,就算挂掉了,那样的消,其中是转化,比如将俸禄转化成福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