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猫 作品

第323章 老汉(第2页)

  没有穿戴斗笠和蓑衣,老汉浑身被暴雨淋湿,却还要一手扶着柴火,一手拉扯着身旁的孩童。

  孩童年纪很小,估计也就五六岁,剃了个光头,背着一小捆柴,穿着一件大号的蓑衣,拉着老汉的手,一步步朝城内走去。

  心中情绪翻涌,杨旭亲自上前,扶住老汉的柴火,沉声道:

  “老爷子,让我来背。”

  艰难抬起头,老汉看到杨旭奢华的衣着,赶忙惶恐道:

  “不用了,我自己来就可以。”

  不由分说,杨旭将他背上的柴火取下,劝说道:

  “这么大的雨,你走的这么慢,何时能回到城里?你也不想让你的孙儿在这里淋雨吧。”

  拘谨的搓着手,老汉在一旁小心的扶着杨旭背上的柴火,一手拉着稚童,快步朝城里走去。

  众人的帮助下,很快便回到城门下,到是可以借此避避雨。

  将柴火放到地上,杨旭掂了掂,至少两百斤,难以想象老汉是怎么扛住的,笑道:

  “老爷子,这捆柴不轻啊,身子骨可以!”

  “是,是。”

  老者拘谨的笑了笑,面对杨旭,他只能咧着嘴赔笑。

  转身摸了摸孩童的脑袋,杨旭心中疑惑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出来背柴火,笑着问道:

  “娃儿,你怎么一个人跟着爷爷出来砍柴啊?”

  “你父亲呢?”

  小孩单纯善良,不怕杨旭一身奢华衣物和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脆声回道:

  “大父去打仗了,还没回来。”

  杨旭注意到了一点,当孩童回答这个问题时,一旁的老汉苍老的眸子泛着泪花。

  “那你娘呢?”

  “俺从小就没见过娘,村里有人说俺娘被山匪抢走了。”

  霎时间,杨旭和李虎等人沉默了。

  老汉擦了擦眼泪,悲戚道:

  “公子,现在家里,就剩我和幺儿一个了。”

  “今年地里收成不好,大多还交了税,留在米缸里连一百斤都不到,怎么够我和幺儿吃一年,不到半年,家里就揭不开锅了。”

  “没有办法,老汉我只能上山砍柴,卖给大户人家,换点钱。”

  他满是悲苦道:

  “只是苦了我的幺儿,大暴雨天还要跟我出来受罪。”

  话说出来,就像是有了突破口,老爷子将心中的悲苦尽数说来,杨旭亦是当了一个最好的倾听者。

  “十五年前,庄稼遭了灾,粮食苗全都旱死了,老伴为了不拖累这个家,出去乞讨,至今没有音信。”

  “大儿子十年前被抓了壮丁,原本说着只有三个月的徭役,结果干了三年还没有结束,后来同乡捎信说,大儿子一不小心被石头碾死了。”

  “二儿子到是平平安安讨了老婆,有了幺儿,但前两年打仗,二儿子被抓去当兵,死在了战场上,后来山匪来扫荡村子,二儿媳妇没来及逃走,被抓上了山,找到的时候,已经没了气儿。”

  “我小姑娘五岁生了场大病,没钱治,成了哑巴,前几年嫁给了路过的货郎,至此也没什么信儿。”

  说着,老爷子的泪水止不住的外流,依靠着城墙,捂着脸,泣不成声。

  杨旭等人亦是沉默不语,他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安慰老者。

  抹掉泪水,老爷子的故事显然还没完。

  “不怕你们笑话,老汉我兄弟姐妹九个,饿死三个,战死两个,逃荒没了音信三个,现在全家就只剩下我和幺儿。”

  夏天的暴雨来的快,走的也快。

  看着外面的雨小了不少,老汉似乎痛苦消逝,笑了笑,溺爱的摸了摸孙子的脑袋,背起柴火,欣慰道:

  “但好在我的幺儿从小懂事,娃儿都爱吃的他不要,都爱玩的他也不要,天天跟着我上山砍柴,下田种庄稼。”

  “有幺儿在,老汉我这副身子骨就还能撑着。”

  杨旭张了张嘴想要说话,但最终没有开口。

  老汉笑着道:

  “还不知公子大名呢?”

  一旁的李虎回答道:

  “老爷子,你面前的这位,乃是当朝太子!”

  “太子?”

  砰!

  柴火猛地落在地上,老汉震惊的望着杨旭。

  随后,在谁都意想不到的情况下。

  老汉竟是直接跪在杨旭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