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猫 作品

第323章 老汉

  落日黄昏,一轮红日挂在天际。

  那一抹红,染了西边的云彩,是水洗般清澈明亮的美。

  驾驶着马车,吴总管颇为感概道:

  “殿下,那群稚童大多是逝去将士们的遗孤,现在,他们上着宽敞明亮的学堂,能够念书识字,无忧无虑。”

  “有时候,奴才都有些羡慕那些逝去的将领。”

  杨旭擦一擦眼角,同样感慨道:

  “大多数人的一辈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拼劲一切,透支身体,乃至于拼掉性命,只为了儿女比自己强,不似自己这般吃苦,活在世上饱受别人白眼和讥讽。”

  “本宫不敢保证其他,但只要这群孩子有斗志,有能力,本宫绝对会给他们舞台,给他们出人头地的机会。”

  闻言,吴总管愣神片刻,突然道:

  “殿下,你是真汉子!”

  真汉子?

  许久未曾听到别人这样夸赞自己,杨旭微微一笑,道:

  “你的赞赏,本宫记在心里了。”

  “我们这次前往山东,需要几日?路程选择那条路?”

  拿出地图,吴总管扫了眼,回道:

  “殿下,路程六百里,如何不出意外的话,十天左右即可。”

  “我们先到汝宁,接着在归德落脚,补充口粮,然后去兖州,最后到达泰安。”

  脑海中大致出现一个思路,杨旭点点头,道:

  “好,赶路吧。”

  “遵命。”

  ……

  和吴总管预料的不错,在第二日的中午,车队来到了汝宁,进行简单修整,等待翌日再出发。

  驿站里,看着有些阴沉的天气,吴总管面色担忧道:

  “殿下,老天看着像要变脸啊,这阴云都快压到头顶了。”

  杨旭抬起头望着阴云翻滚的天空,回道:

  “把东西都收拾一下,别被雨淋湿了。”

  “奴才这就去办。”

  背负双手,杨旭走出驿站,走在汝宁的街道上。

  与其说它是街道,不如说是农村小路,坑坑洼洼的土路一但遇到雨天就会变得泥泞不堪,街道两旁的商铺很少,零星几处罢了。

  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除去京城和富庶的江南,其他地方依旧保持着破败落后的样子。

  察觉到暴雨袭来,路上的百姓多是匆匆赶路,尽量赶在暴雨前回到家中,但街边得一些小贩就来不及收拾,显得颇为手忙脚乱。

  指着一处面摊,杨旭吩咐道:

  “帮忙去。”

  “遵命。”

  杨旭手下的锦衣卫并不像明朝的锦衣卫那般名声恶臭,夜止小儿啼哭,反而因为经常帮助百姓而富有盛名。

  就算锦衣卫抄家,铁血无情,在百姓看来,也一定抄的是贪官污吏的家!

  背负双手继续前行,杨旭走的很慢,和匆忙的,忙于生计的行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颇有感慨,杨旭忍不住呢喃道:

  “不要嘲笑父母不懂欣赏,没有品味,在生活巨大的压力下,他们不得不和柴米油盐,鸡皮蒜毛的小事打交道,因而变得市侩,变得油滑,变成一个令人瞧不起土包子。”

  “正如现在,本宫在赏雨,而他们却不得不抓紧收拾赖以生计的摊子。”

  滴啦!

  雨滴落了!

  原本只是零星小雨,可伴随着一声响亮的炸雷,大雨瓢泼而下!

  夏天的暴雨来临了!

  “太子殿下,伞!”

  李虎赶忙举着一把油伞,挡在杨旭头顶。

  杨旭向前一步,后者亦步亦趋,小心翼翼,生怕杨旭身上溅落雨滴。

  汝宁不大,不知不觉间,杨旭已经走出了汝宁城,来到城外。

  大雨滂沱下,雨雾遍及四周,挡住视线,很难看到远处的风景。

  就在这时,眼尖的刘瑾突然惊呼道:

  “殿下,你看那里是不是有个人!”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依稀看到了个人影。

  没有犹豫,杨旭沉声道:

  “走,过去瞧瞧。”

  众人急忙走向人影,走进后,众人被眼前的一幕震撼到了。

  不止一个人,而是一老一少,各自背着一捆柴在暴雨中艰难前行。

  老汉头发全白,消瘦的脸上爬满皱纹,背着一捆远超他体重的柴火,巨大的重量压的他的脊梁几乎和地面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