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留言
按罗茜的说法,宁溪谷学院每年的2月上旬是春季招生考试和录取期。到2月中旬的第一天,也即2月11日,被提前录取但尚未毕业的中五学生,经原学校同意,可参加学院的预科班学习,尽早适应大学生活。
而在1491年2月11日,罗茜来学院报到,并如她所说的,在临近中午的时候,发现了那栋让她感觉很有“故事”的红叶楼,于是就走进去“参观”。
“顺便看看里面有什么宝藏。嗯,当时总觉得有……嘿!”罗茜笑着补充。
呃。
果然,她的心灵深处,肯定也住着一位外向可爱的小女孩灵魂。
“然后,就真的找到了宝藏……那本当时还是砖头厚的《红叶集》吗?”我跟着问。
“是呀。当时我见里面好像没人在,稍微探索过一楼,看到只是普通的会议室和办公室,但见到走廊尽头的楼梯……于是就上去了。”罗茜微微一笑,还专门强调:“当然,我上去前还喊了声‘有人在吗’,只是没回音。绝非故意闯空门之类……”
好吧。
总之,对于已经“习惯”了某种类似措辞与行为的我来说,感觉也没什么大不了,嗯……
不过,当时的红叶楼里没人吗?
为何会虚掩着大门?
难道其实有人在,但临时外出?
先听听罗茜在十年前红叶楼的“探险和发现”。
“然后就到了二楼……其实我是先顺路走到三楼,但那里的窗户都拉上窗帘,光线很暗,几个房间的门都是关着的,于是我返回二楼,直接走进开着灯的小图书馆。”罗茜说到这里,又看了过来,微笑着继续补充:“对了,当时一楼的办公室也亮着灯。既然有开灯,就说明有人在,可能有事走开而已,对吧?所以我只是普通的造访而已哦。”
啊……好啦。
我会心一笑,问:“学姐,当时那本《红叶集》也是放在1号书架吗?靠里面墙壁的地方。”
不过,话一出口,却感觉自己提了个“傻”问题……那是十年前的事,谁还记得是那个书架?
“是的,小图书馆里靠近西边墙壁的1号书架。”罗茜却意外地记得很清楚,说:“神奇的书架,同样神奇的书。”
啊?“神奇”……?我一时没听懂罗茜的形容。
那不只是老旧得有点霉味的普通书架吗?
而《红叶集》,则可能很有来历与“故事”!
只可惜,等到后来我发现时,里面已不见了一些笔记……特别是韦娜提过的红皮本子!
而到现在,就连重新研究的机会也没有了。
“伊珂。你刚刚说到,‘当时还是砖头厚的《红叶集》’?”罗茜反问我一句:“这意思是,现在这本合集已经‘变瘦’了?你见过这种变化吗?还是说……”
“嗯,因为有其他人见过那本《红叶集》。那也是语言文学系的学姐!还是罗茜学姐的崇拜者呢。”我赶紧简单介绍了下韦娜,然后说:“我是在今年7月底的周六第一次见到那本《红叶集》,但里面像是空了一半,没有装满。而到最近,可能就在上个月,这本合集竟然失踪了。”
“我记得当时看的《红叶集》,确实‘塞得满满’……咦,你说那本合集失踪了?最近的事?”罗茜追问一声。
“是的。上个月,我和好友蕾雅、韦娜学姐一起,在二楼小图书馆找《红叶集》,但所有的书架都没有。明明,之前我们三人都分别见过的。很奇怪……”我回应:“当然,也可能是被别人拿走了。因为那都是能晶工学专业相关的笔记合集,以前或许没什么人关注,才会在那个同样少有人来的地方待了那么久。但其实,里面一些笔记的内容可能值得研究。”
“嗯?‘都是’能晶工学专业相关的笔记?”罗茜似乎注意到我的用词,停顿片刻像是回忆了一下,说:“也是。至少来说,绝大部分都是。说起来,当时我发现这本文学气息满满的《红叶集》后,很有兴趣地抽出其中几本笔记,却见到尽是看不懂的文字和符号组合,当场就有一种脑袋爆炸的感觉。”
“对。里面一些笔记写着晦涩难懂又不连贯的碎片化内容,更像是某位专业前辈在思考能量理论时随手记下的想法与思考,很难解读。所以,我才想着如果能找出来再研究看看,说不定能发现前辈留下的思想宝藏。”我注意到罗茜似有一些与其记忆不符的细节,于是问:“学姐,你的意思是,当年你看到的《红叶集》,不仅装得满满的,里面也有一些非能晶工学内容的笔记吗?而且,还有一张纸条,就写有‘献给曾经的你’……那该不会是学姐后来留下的吧?因为我看到那张纸都发黄了,似乎有些年代。”
“是的,还好有一本还算能看得懂的笔记,里面一些有趣的想法与设定,就像某人天马行空的幻想框架,可以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可以说是后来创作伊芙璃系列小说灵感来源。”罗茜看向我,说:“听起来,那本笔记也‘不见了’,只剩下那些纯理论学派,对吗?哦,还有那张纸条,那不是我留的。不过当时看到的时候,记得还没发黄……大概。”
还有另一本笔记?
听着好像是某种“剧本”,就像罗茜自己留下的创作手稿一样,也给了后来者……主要是韦娜莫大的启发。
“也就是说,那张纸条……大概就只是十来年左右?会是谁夹在里面的呢?既然是在能晶工学专业辖属建筑的小图书馆,难道是哪位前辈的留言?”我想了下,说:“而那段留言中‘曾经的你’,又是指谁呢……?”
“不,并非能晶工学专业的前辈。红叶楼在当年还是法学系的社团活动场所。而在当时的二楼小图书馆藏了一本难懂的能晶工学笔记合集,反而显得奇怪呢?”罗茜回答:“至于那张纸条,应该是法学系前辈留下的。而那位‘曾经的你’,也许就是留言者本人。”
哦……对了。
之前听戴莎说过,红叶楼曾经是法学院某社团组织的活动场所。
事实上,后来和玛希、索菲等人在红叶楼再聚时,聊到这栋楼的历史,就听索菲讲过,那是1491年的新学年第一学期后才转给能晶工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