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初衷(第2页)
啊……
所以,罗茜在两年前的2月11日专程来到月铃镇,除了印证那些玄而又玄的模糊“印象”或记忆碎片,会否也是借着这趟旅行“怀念”着谁?
比如,那位带来月铃镇“故事”并引起她共鸣和感觉的学长?
于是,我又想到了一个“怪”问题,就转而看向罗茜:“学姐……当年你来月铃镇之前,《伊芙璃》系列小说写到了第几天……?”
“嗯?”罗茜愣了一下,像是不太理解我的跳跃式问题,但一会后就笑了下,说:“才刚完成了《第6天》。只剩‘最后一天’没写完,但一直没有感觉,就像思路被堵住一样。而两年前的那次旅行,只是在那个小镇待了两天,竟似打开了灵感的源泉,回去后用两年时间完成了最后的故事。”
“原来是这样……学姐是在月铃镇找到了‘感觉’和‘启发’吗?真是想不到的缘分。”我点了下头,接着问:“嗯,所以,最后篇章……”
那最后一页的文字,是献给“谁”?
我思考着该怎么问才好。
毕竟,听说之前也有记者问过罗茜类似问题,只是被一笑而过……
“最后一页的结束语吗?就如字面上的意思……‘献给曾经的你’。”罗茜微笑着看向我,轻轻地说。
哎?!
啊,不对……先压下那莫名涌动的思绪!
短暂的惊讶过后,我勉强迎着罗茜的视线,稍稍低着声猜测:“是指……包括我在内的读者们?”
“是呀。”她大方地回答,笑容犹如不曾改变半分成色的灿烂阳光:“从1491年的6月开始创作,到今年6月完成最后一卷,已经走过了十年。在这悠长又短暂的岁月里,我们……很多人都变了,但我希望能通过不变的文字来留住过去的时光和曾经的美好,记住所有爱我和我爱的人们,以幻想之名描述那些不屈、勇敢、坚强的故事。所以,完书后再回首,就只是简单地希望,曾经的‘你’能过得幸福。不仅是你,是我,也是他,还有她……”
原来如此!
这大概就是她创作系列小说的初衷,不过,听起来似乎也不止是小说,而是有点记录文学的意味?
或许那真是为了某些人而写的……只是献给的“你”并不是一个人,就如她所说的那样。
嗯……
反过来想,那些人中……其实也包括了那位学长?
“竟然写了十年之久!学姐真有毅力……而且,以幻想小说为载体记下美好时光和亲爱的人们,真是特别有意义,也很了不起。”我感慨过后,就接着为问向罗茜:“学姐,当年1491年6月开始创作后,在系列小说的前六集里,最后一页的那段留言,‘献给1491年的你’,那也是……为了同样的人吗?”
如果就是1491年6月的那个人……那么,到了1499年的2月11日,当罗茜来到月铃镇并重拾灵感,完成最后篇章,从终结的留言来看,那个人……已变成‘曾经’的人了吗?
“嗯,应该算是‘同样的人’吧。”罗茜看着我,笑了下,说:“你注意到了,是吗?许多年后,或许是终于意识或感觉到了变化,却又想要留住那份最初的怀念,于是就改回了‘曾经的你’。”
咦……她说了“改回”?
即是说,之前就有过以“献给曾经的你”为结语的想法?
“可能是巧合,学姐,我之前也见过这段话,‘献给曾经的你’,但是在另一本合集里。”我想着先验证某种“联系”,就问向罗茜:“就在红叶楼那里,嗯,现在是科联会学院分团的办公楼……”
“哦,红叶楼,我知道那个地方。”罗茜马上回应:“你说的那本合集,是指二楼小图书馆里的《红叶集》吗?”
啊……她果然也知道那本“书”,应该也看过那张纸条上的文字:“献给曾经的你”!
“是的。学姐是在什么时候看过那本《红叶集》?”我记起罗茜之前说过毕业后很少回校,就接着问:“还在学院的那些年吗?”
“对。是1491年2月初到学院参加预科班学习的时候。报到的第一天,我在校园里到处闲逛,偶然走到那栋红叶楼门口。”罗茜点了下头,说:“当时,那栋楼外面没有挂牌,就那么安安静静地背靠着山林,青藤绿叶装饰着半边红砖墙和白窗框,暖日阳光给它披上一层金色薄纱,看似古老沧桑却又不失生机,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甚至,站得久了,感受着迎面而来的微风,仿佛还能听到藏在风中的轻语,就像是某种召唤,引人到里面一探究竟,仔细听听那究竟是什么样的故事。”
嘿……我听到这里,却顿时心中一乐。
这难道是语言文学系专业人士的“特质和直觉”?总是对可能有故事的地方或人都充满了好奇。
就像那位“红叶话剧团”组织者、未来的“调查记者”韦娜,9月在卡诺州白峦区时,不就是她“带着”我和蕾雅“擅闯”那栋不知何故被废弃的无人屋子吗?
然后,现在这位落落大方的罗茜学姐,怎么感觉她的内心里也潜藏着一丝冒险精神呢?
说起来,当时的那栋红叶楼是否为半废弃状态?
她该不会也如后辈那样……翻窗进楼一探究竟吧?
说起来,一楼的窗台好像只到腰高咧……
哎,真是不礼貌的联想!嘿……
“那,学姐……当时你就进了红叶楼吗?”我压下笑意,接着问。
“是啊。因为当时的红叶楼虚掩着门嘛,于是就大大方方地推开门走进去了呀。”罗茜似乎察觉到我的微妙神情,眨了下眼睛,微笑着回答。
哦……嗯,也是。
然后,罗茜就在“参观”的同时,走到二楼小图书馆,“找到”那本《红叶集》,并且发现那张发黄的老旧纸条?
那么,当时的楼里还有谁吗?
这时,我却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就看向罗茜:“学姐,当时你提前到学院报道的那天,是2月的什么时候啊?还记得吗?”
“记得是2月中旬的第一天,也就是2月11日。”罗茜回答。
呃……1491年的2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