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吃啥 作品

第868章 郑国公府有意结交

其实虎子和大牛也深以为然,不停点头附和周掌柜的话。

毕竟哪有做生意只懂往外掏银子的?

更何况大人平日里的用度他们看在眼里,虽不至于拮据,却也绝非挥霍无度的性子,总不能一直这么贴补下去。

两人交换了个眼神,齐齐望向周小勇,那眼神里满是“掌柜说得在理”的认同。

周小勇却轻轻吐出一口浊气,他何尝不知掌柜是为书局生计着想?可对方这般擅自做主,终究让他心头有些发闷。

只掌柜的话也并非全无道理,崔氏那边塞来的人,面子上总得分几分,再者,这周掌柜在生意上的确有几分能耐,也不好太过苛责。

他定了定神,语气加重了几分,苦口婆心地对周掌柜道:“周掌柜,我再跟你说一遍。你的顾虑我懂,做生意嘛,哪有只亏不赚的?最明白“开源节流”的道理。可在有些事上,钱是最无用的。”

他抬手往书架上一指,“咱们开这知味书局,卖的是书,图的却是替知味居士造势。这名声,可是千金都换不来的,区区亏些银钱又何妨?”

见周掌柜眉头微蹙,似有不服,周小勇又道:“书局已经投了这么多本钱,不在乎再多垫些银钱。银子的事自有我们想法子,不劳掌柜费心。我知道你要脸面,要书局的营收名声,但眼下这些都只是暂时的。知味书局往后还有好几本书要发售,哪一本不需要名声打底?哪怕亏些银钱,也得把声势做足了,这点你该明白。”

说到这儿,他话锋一转,眼神变得意味深长:“你也知道,这知味书局同皇室是有牵扯的。敢问整个京城,哪家书局敢贩卖皇家御赐的书籍?知味书局是不是头一份?这里面的门道,你怎么就想不透呢?”

周掌柜原本还心不在焉地,听到“皇室”二字时,手指猛地一顿,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

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先前的漫不经心早已烟消云散,只剩下满脸的凝重。

周小勇见状,又加了一把火:“你没瞧见今日孟大人一挥手就是七百两银子往外拿?往后啊,这样的人绝不会少。咱们要赚的,是这些人的钱,但亏的是给百姓的甜头。为的是什么?”

他盯着周掌柜,语气带着几分考较,“你是个聪明人,知味小语也看过,这里头的深意,还请你好好再想想。若是想不透……”

他顿了顿,话里带了点警告,“只能说,你的本事或许就到这儿了。等书局这边稳住了,我会跟温大奶奶夸你几句,然后,这掌柜的位置,我们怕是要另请高明了。”

周掌柜听得心头一震,额角竟渗出些细汗。虽说做了几十年掌柜,可这些上上层的弯弯绕绕,他一时半会儿还真转不过弯来。

毕竟圈子不同,若是哪个掌柜都能揣透最上层贵人的心思,那天下岂不乱了套?

但见周小勇说得这般认真,他也不敢再反驳,只是闷声点头,心里却像塞了团乱麻。

被一个毛头小子这般敲打,脸面终究有些挂不住,他默默走回柜台,拨弄着算盘珠子,指尖却有些发颤,满脑子都是周小勇方才那番话。

周小勇这才转头看向虎子和大牛,沉声道:“你们两个,我方才的话也是说给你们听的。记住了,千万别因小失大,拖累了大人的事。”

虎子和大牛对视一眼,脸上露出恍然之色。前些日子周小勇忙得脚不沾地,没来得及跟他们细说,如今经这么一点拨,两人虽仍有些心疼银钱,却也明白了其中的关节。

大人要的,从来不是这点书局的蝇头小利。他们当即重重点头:“小勇哥放心,我们懂了。”

知味书局迎来了好开场,有了孟祺这番力推,原本略显清冷的书局竟真的迎来了生机。

孟祺这般卖力,的确是想同周小勇交好,更是想同那神秘的知味居士较好。

孟奇出身世袭勋爵之家,自小锦衣玉食,身份尊贵。寻常人削尖了脑袋想攀附的权贵,在他眼里不过是过眼云烟,素来懒得应酬。

可若真是入了他眼、让他打心底里认可的人,那便截然不同了。

他自小浸在书堆里,天资聪颖,于学问一道颇有心得。衣食无忧的家境,反倒养出他几分不染尘俗的赤子之心,认定了谁,便掏心掏肺地待,从不会藏着掖着。

就像对知味居士这般,一旦心里认了这份投契,便甘愿毫无保留地搭把手,半点不带功利算计,全凭一份真心热肠。

更何况,知味书局背后的深意,孟祺早已看透、那正是他多年来心心念念想做的事,更是他苦读多年,踏入仕途的初衷。

他为官,所求的不就是借着笔墨传扬正道,为百姓做些事,如今知味书局做的,恰恰与他的心思不谋而合。

既是同道,又何须迟疑?

回府后,他当即命人将《知味小语》的粗纸图画版仔细打包,悉数捐赠给京城的善堂,又额外支了一笔银钱,叮嘱善堂管事务必让孩子们通篇熟记,还要想办法让这些字句广为流传。

紧接着,他又差人去京中各大茶馆酒楼,找到那些说书先生。

成人未必肯静下心读这些浅显道理,但说书人本就为银钱,孟祺许以重金,要他们将《知味小语》里的故事改编成话本。

果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说书先生们得了好处,没多久就把“知味居士”的故事编得绘声绘色,在茶客间传开了。

而后他又教街头乞儿编了几首朗朗上口的童谣,让他们在坊间巷弄里传唱。

那稚嫩的童声配上简单的调子,反倒比说书人更能钻进百姓心里。

孟祺这是打定主意不留余地,要把知味居士的名声彻底砸响在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至于他买下的那些《知味小语》,除了最精美的几套留作收藏,其余的都按品级分了档次,上等的送与交好的世家,中等的赠与想攀附的官宦之家。

郑国公府的面子摆在那儿,没人敢不给几分薄面,这些人家收了书,自然也会私下提及,变相帮着扩散了名气。

另一边,温以柔和崔氏也没闲着,借着各自的人脉四处宣传。

尤其是当人们听说,知味书局卖的《知味小语》,竟与赵皇后前不久赏赐给宗氏勋爵的是同一本时,好奇心彻底被勾了起来。

一本书值不了多少银钱,可谁不想看看这跟皇家沾了边的书局到底有何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