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像以往那样(第2页)
离开小镇后,席笑的思绪依然萦绕在那位木雕师傅的话语中。自己是否可以将这种“对话”理念引入到现代设计中?设计不仅是为了解决问题或是追求美学上的完美,更应该是一种心灵与材料之间的共振。
带着这种新的思考,席笑回到工作室,开始尝试新的设计。他决定不再局限于某一种风格或形式,而是让设计的过程更加开放,更加顺应材料与灵感的自然流动。他选择了一块不规则的天然石材,试图在它原有的形态基础上,设计出一款独特的灯具。
这块石材并不光滑,表面布满了天然的裂纹和纹理。席笑并没有试图去掩盖这些“瑕疵”,而是顺着它们的形态进行设计。他在石材的凹陷处嵌入了led光源,利用裂纹的自然走势设计了灯具的光线走向,使灯光从裂纹中散发出来,形成一种奇妙的光影效果。灯具的底座则保留了石材的原始形态,仿佛一块从山间带回的宝藏,充满了自然的野性与力量。
当灯具的设计完成时,席笑感到了一种久违的兴奋。这种兴奋来自于他对设计的重新理解——设计不再是对既有模式的重复,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全新探索。每一块材料、每一种形式,都有它独特的语言,而设计师的任务,就是去发现并解读这种语言。
席笑的设计风格开始逐渐发生变化。他的作品变得更加自然,不再追求过于精致的外观,而是更注重材料本身的质感和与环境的互动。他的设计不再是静止的物品,而是具有生命力的存在,仿佛每一件作品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情感。
一次,席笑应邀为一家新兴的家居品牌设计一款桌子。这个品牌希望桌子能够传达一种“回归自然”的理念。席笑接受了这个挑战,但他并没有像以往那样,直接开始画草图或是构思造型。相反,他选择了前往一片原始森林,亲身感受自然的力量与韵律。
在森林中,席笑花了几天时间观察树木的生长、石块的纹理、溪水的流淌。他用手触摸树皮,感受其粗糙与温润;用耳朵倾听风穿过树叶的声音,仿佛在与自然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这种全身心的沉浸让他逐渐放下了对设计的刻意追求,而是让自己完全融入到自然之中。席笑开始设计那款桌子。他选择了一块原木,尽量保留木材的自然形态,只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工,